download UrbanLife 健康新態度 app
【蕁麻疹症狀】是過敏嗎?突然身上起皮疹發癢?成因+致敏原+舒緩方法

【蕁麻疹症狀】是過敏嗎?突然身上起皮疹發癢?成因+致敏原+舒緩方法

醫療專欄 專科醫生
By Pinky on 04 Jun 2024
Digital Content Writer

隨著夏天的臨近,室外室內溫差對於大人來說已經不容忽視,更何況對於幼童呢?他們的身體更加嬌嫩,更容易受到溫度的影響。這種溫差不僅可能引發一般的不適,還有機會引致蕁麻疹等皮膚問題。今次有全科醫生陳樂詩醫生分享更多蕁麻疹資訊。

Text:全科醫生陳樂詩醫生

蕁麻疹|目錄+快速連結

  1. 蕁麻疹是什麼??
  2. 蕁麻疹是免疫系統問題還是皮膚病?
  3. 什麼人較易患上?為什麼?
  4. 蕁麻疹的主要症狀
  5. 急性蕁麻疹VS慢性蕁麻疹|發作時間
  6. 急性蕁麻疹VS慢性蕁麻疹|原因
  7. 急性蕁麻疹VS慢性蕁麻疹|症狀
  8. 急性蕁麻疹VS慢性蕁麻疹|治療
  9. 造成蕁麻疹的常見過敏源|食物過敏
  10. 造成蕁麻疹的常見過敏源|藥物過敏
  11. 造成蕁麻疹的常見過敏源|感染性因素
  12. 造成蕁麻疹的常見過敏源|物理因素
  13. 造成蕁麻疹的常見過敏源|其他因素
  14. 最近很多幼童出現蕁麻疹症狀,什麼原因是否天氣轉變有影響?
  15. 蕁麻疹對幼童有什麼影響
  16. 蕁麻疹需要到急症室求醫?
  17. 急性或慢性蕁麻疹如何治療?
  18. 蕁麻疹有什麼謬誤?
  19. 蕁麻疹患者注意事項

Photo from Urticaria

蕁麻疹是什麼?

蕁麻疹是一種皮膚過敏反應,會造成皮膚出現紅色斑塊和瘙癢感。它通常是由過敏原引起的,例如食物、藥物、感染或其他環境因素。蕁麻疹的症狀通常會在數小時內出現,並可持續數天。大多數情況下,蕁麻疹是一種短期的皮膚問題,但在某些情況下可能會演變成慢性蕁麻疹。可以使用抗組織胺藥物、皮質類固醇或其他治療方法來緩解症狀。如果出現嚴重症狀或持續時間很長,建議諮詢醫生。

蕁麻疹是免疫系統問題還是皮膚病?

蕁麻疹通常被視為一種免疫系統反應所導致的皮膚疾病。具體來說:

1.⁠ ⁠免疫系統因素: 蕁麻疹通常是由過敏原(如食物、藥物、感染等)引發了免疫系統的異常反應所致。這些過敏原刺激皮膚中的肥大細胞釋放組織胺等化學物質,造成皮膚發紅、腫脹和瘙癢。
2.⁠ ⁠皮膚病表現: 上述免疫反應的結果就體現在皮膚上,出現特徵性的蕁麻疹症狀,包括紅色斑塊、膨脹等。

什麼人較易患上?為什麼?

從現有的研究來看,某些人群更容易罹患蕁麻疹,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 過敏體質: 有遺傳傾向的人容易產生過敏反應。他們的免疫系統異常活躍,對某些物質過度反應,容易引發蕁麻疹。
  2. 自身免疫疾病: 如系統性紅斑狼瘡、甲狀腺疾病等自身免疫疾病,患者的免疫功能紊亂,更容易發展為蕁麻疹。
  3. 免疫力低下: 兒童、老年人、孕婦及某些長期服藥的人群,免疫功能較弱,也更容易出現蕁麻疹。
  4. 生活方式和環境因素: 壓力大、飲食不規律、接觸過敏原等,都可能誘發蕁麻疹的發作。
  5. 性別差異: 研究顯示,女性患蕁麻疹的比例略高於男性。可能與女性的生理特點及免疫功能有關。

蕁麻疹的主要症狀

  1. 皮疹:出現紅色、隆起的斑塊,形狀不規則,大小不一。這些斑塊被稱為"蕁麻"。
  2. 瘙癢: 皮疹會伴有強烈的瘙癢感,非常讓人不適。有時瘙癢感會很局限,有時會全身擴散。
  3. 腫脹: 皮疹周圍可能出現輕微或嚴重的水腫,尤其是面部、四肢等部位。
  4. 發紅: 蕁麻疹的皮疹通常是紅色的,有時會伴有發熱感。
  5. 持續時間: 單個蕁麻疹通常維持數小時到數天不等。如果一直持續超過6週,就可能形成慢性蕁麻疹。
  6. 症狀反復: 很多人會反復發作,一段時間後又會緩解,反復發作是蕁麻疹一個典型特徵。

急性蕁麻疹VS慢性蕁麻疹|發作時間

  • 急性蕁麻疹:症狀通常在數分鐘至數小時內出現和消退。
  • 慢性蕁麻疹:症狀持續6週以上,有時可以持續數月或數年。

急性蕁麻疹VS慢性蕁麻疹|原因

  • 急性蕁麻疹:常見誘因包括食物、藥物、感染等,引發免疫系統過度反應。
  • 慢性蕁麻疹:具體原因不明,可能與自身免疫失衡、感染或其他慢性疾病有關。

急性蕁麻疹VS慢性蕁麻疹|症狀

  • 急性蕁麻疹:皮疹、瘙癢等症狀較為明顯,發作時間短。
  • 慢性蕁麻疹:皮疹和瘙癢可能輕微,但會持續較長時間。

急性蕁麻疹VS慢性蕁麻疹|治療

  • 急性蕁麻疹:主要依靠抗組織胺藥物等緩解症狀。
  • 慢性蕁麻疹:除了對症治療,還需要針對病因進行治療。

造成蕁麻疹的常見過敏源|食物過敏

  • 海鮮(如蝦、蟹、貝類)
  • 堅果和豆類
  • 某些水果和蔬菜(如柑橘類、草莓、芝麻)
  • 雞蛋、牛奶等乳製品

造成蕁麻疹的常見過敏源|藥物過敏

  • 阿司匹林和其他非類固醇消炎藥
  • 某些抗生素(如青黴素)
  • 一些中草藥和補充劑

造成蕁麻疹的常見過敏源|感染性因素

  • 細菌感染(如鏈球菌、葡萄球菌)
  • 病毒感染(如流感、肝炎病毒)
  • 寄生蟲感染

造成蕁麻疹的常見過敏源|物理因素

  • 溫度變化(如寒冷、熱度)
  • 壓力、摩擦、振動等刺激

造成蕁麻疹的常見過敏源|其他因素

  • 情緒壓力
  • 荷爾蒙變化(如月經期、懷孕)
  • 某些化學品(如防曬霜、肥皂)

最近很多幼童出現蕁麻疹症狀,什麼原因是否天氣轉變有影響?

  1. 季節性因素:
    - 天氣轉涼或者天氣驟變都有可能引發幼童的蕁麻疹反應。
    - 冬季寒冷乾燥的天氣,以及春季溫度起伏大,都容易導致蕁麻疹發作。
  2. 過敏源接觸:
    - 幼兒的免疫系統比較敏感,很容易對食物、藥物、感染等刺激產生過敏反應。
    - 一些常見的過敏源,如乳製品、雞蛋、花粉等,都可能引發幼童蕁麻疹。

蕁麻疹對幼童有什麼影響

  1. 身體健康影響:
    - 蕁麻疹會造成皮膚紅腫瘙癢,嚴重時還可能引發水腫、呼吸問題等,影響幼兒的身體健康和生活品質。
    - 如果蕁麻疹反復發作,長期下去會對幼兒的生長發育造成一定影響。
  2. 心理健康影響:
    - 蕁麻疹引起的皮膚不適和痕癢,會令幼童感到痛苦不適,影響情緒和睡眠。
    - 反復的蕁麻疹發作還可能導致幼童產生焦慮、自卑等心理問題。
  3. 生活品質影響:
    - 嚴重的蕁麻疹可能會妨礙幼童的正常生活,如學習、活動、社交等方面。

如小朋友患有蕁麻疹感到不適,家長如何為小朋友舒緩?

如果小朋友不幸患上蕁麻疹並感到不適,家長可以採取以下幾個方法來幫助小朋友緩解症狀,並維護他們的身心健康:

  1. 減少刺激性因素
    - 盡量避免小朋友接觸可能引發過敏反應的食物、藥物或環境因素。
    - 選擇柔和無刺激的沐浴用品,減少可能引發蕁麻疹的皮膚刺激。
    - 儘量保持室內溫度涼爽,避免過熱或過冷刺激皮膚。
  2. ⁠提供局部緩解
    - 可以適量使用抗組織胺軟膏或乳膏,幫助緩解皮膚瘙癢和腫脹。
    - 適量使用涼敷毛巾或冰敷的方式,減輕皮膚發紅和腫脹。
    - 保持皮膚清潔乾燥,避免抓撓加重皮膚損傷。
  3. 及時就醫諮詢
    - 如果蕁麻疹症狀持續或反復,及時帶孩子就醫進行專業評估和治療。
    - 醫生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開具抗過敏藥物或皮質類固醇等,緩解症狀。

蕁麻疹需要到急症室求醫?

以下是一些判斷是否需要急診的情況

  1. 嚴重的呼吸困難:如果小朋友出現喉嚨或舌頭腫大,呼吸明顯受阻,這可能是嚴重過敏反應,需要立即就醫。
  2.  全身性症狀:如果伴有頭暈、噁心、腹痛等全身性反應,也需要考慮是否為嚴重過敏反應。
  3. 血壓急劇下降:小朋友出現蒼白、虛弱、意識模糊等表現,可能是過敏性休克,需要立即就醫搶救。

急性或慢性蕁麻疹如何治療?

  1. 急性蕁麻疹的治療:
    - 急性蕁麻疹多由過敏原引起,首要任務是迅速控制症狀。
    - 醫生通常會開具抗組織胺類藥物,可以迅速緩解皮疹和瘙癢。
    - 如果伴有嚴重水腫等表現,可能需要使用口服或注射的皮質類固醇藥物。
    - 同時需要查找並避免接觸誘發因素,如某些食物、藥物或環境因素。
  2.  ⁠慢性蕁麻疹的治療:
    - 慢性蕁麻疹是指症狀持續超過6週,可能源於自身免疫機制失衡。
    - 治療的重點在於抑制過度激活的免疫反應,恢復正常的免疫機能。
    - 除了使用抗組織胺藥物,還可能需要長期服用免疫抑制劑或生物製劑。
    - 同時還要調理患者的生活方式,如改善睡眠、減輕壓力等

蕁麻疹有什麼謬誤?

  • 謬誤一、蕁麻疹都是過敏造成的

事實上,除了過敏反應,蕁麻疹也可能由自身免疫機制失調、感染、壓力等因素引發。

  • 謬誤二、蕁麻疹只會出現在皮膚上

嚴重的蕁麻疹可能會引起全身性反應,如呼吸困難、血壓下降等,需要及時就醫。

  • 謬誤三、蕁麻疹很快就會自行消失

尤其是慢性蕁麻疹,症狀可能持續數週甚至數月,需要長期治療。

蕁麻疹患者注意事項

  1. 識別誘發因素
    - 仔細觀察生活中可能觸發蕁麻疹的因素,如特定食物、藥物、環境致敏源
    - 保持日常記錄,有助於尋找個人的誘發因素。
  2. 避免接觸誘因
    - 一旦發現了自己的蕁麻疹誘因,要盡量遠離或避免接觸。
    - 外出時要攜帶預防藥物以備不時之需。
  3. 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
    - 確保充足的睡眠,適當的運動鍛煉,減少壓力,都有助於控制蕁麻疹。
    - 保持良好的情緒狀態,也是調節免疫功能的重要方法。
  4. 做好預防措施
    - 如需外出活動,可提前服用抗組織胺藥物,預防可能發生的症狀。
    - 隨身攜帶急救用藥,以備突發情況。
  5. 配合醫生的治療
    - 定期進行皮膚檢查和全面評估,以調整治療方案。
    - 如實反映病情變化,配合醫生的用藥指導。
  6. 注意飲食
    - 避免過敏原、添加劑等可能誘發蕁麻疹的食物。
    - 多攝取維生素、礦物質等有益免疫系統的營養。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Text :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
Photos :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

📍 Follow我們的IG urbanlife.hk

🔔 訂閱我們的 Youtube頻道 UrbanLifeHealth生活新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