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疫苗2025接種計劃懶人包】8類人免費接種+合資格人士可獲資助打針+指定診所名單
季節性流感是一種常見的呼吸道感染,由季節性流感病毒引起,通常在每年的1至3/4月和7、8月較為流行。然而,由於新冠感染個案數量持續增加,如果不幸同時感染季節性流感和新冠病毒,可能會產生嚴重併發症,甚至危及生命。UL整合當局免費及資助流感疫苗接種計劃的詳請、合資格人士以及指定接種地點。
流感疫苗接種計劃2025|目錄+快速連結
1. 流感最新情況
2. 噴鼻式 VS 針劑 VS 重組流感疫苗
3. 流感疫苗接種計劃|計劃展開日期
4. 政府防疫注射計劃|免費接種合資格人士+接種地點
5. 流感疫苗資助計劃|資助接種合資格人士+指定診所
流感最新情況
本港自上月初進入流感季節,首四周已錄得122宗流感死亡個案。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表示,香港與北半球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流感活躍程度正處於高水平,社會各界應提高警覺,加強個人保護措施,包括接種季節性流感疫苗。計劃外遊的市民應留意目的地傳染病情況,注意衞生。
衞生防護中心總監徐樂堅指,本港進入流感季節首四周錄得199宗需入住深切治療部或死亡的成人流感個案,較上個流感季節同期的127宗為多。當中涉及122宗死亡個案,超過七成嚴重或死亡個案沒有接種流感疫苗。死亡個案近九成涉及65歲或以上人士。兒童方面,累計接獲九宗兒童流感相關的嚴重併發症個案,當中七宗未有接種流感疫苗。
噴鼻式 VS 針劑 VS 重組流感疫苗
流感疫苗分為滅活流感疫苗、減活噴鼻式流感疫苗和重組流感疫苗,根據科學委員會的建議,以上3種疫苗都適合在香港使用。根據各個疫苗品牌的不同,3種疫苗的適用對象或有所不同。
- 滅活流感疫苗:適用於年齡六個月或以上的人士,包括健康人士、懷孕婦女和長期有健康問題的人士。
- 減活噴鼻式流感疫苗:適用於年齡介於2歲至49歲的人士(懷孕、免疫力低下或有其他禁忌症的人士則除外)。
- 重組流感疫苗:適用於年齡18歲或以上的人士。
流感疫苗接種計劃|計劃展開日期
為應2024至25年度季節性流感疫苗接種計劃(包括季節性流感疫苗學校外展計劃及院舍防疫注射計劃)已於2024年9月26日展開。
政府防疫注射計劃|免費接種合資格人士
「政府防疫注射計劃」為合資格的香港居民免費提供疫苗接種,相關組別人士可以到母嬰健康院、指定公營診所接種。
科學委員會建議的優先組別 | 2024/25「政府防疫注射計劃」免費 接種流感疫苗的合資格組別人士 | 接種疫苗地點/方法 |
1. 孕婦 |
領取綜合社會保障援助(綜援)或; 持有有效醫療費用減免證明書(減免證明 書) 的孕婦 |
|
2. 居於護理院舍的人士 |
|
到診註冊醫生 |
3. 50 歲或以上人士 | 65 歲或以上香港居民(以出生年份計算) |
|
50 歲至未滿 65 歲(以出生年份計算) 領取綜援或持有有效減免證明書 | 醫管局:選定普通科門診 診所 | |
4. 有長期健康問題的人士 | 未滿 65 歲(以出生年份計算)領取綜援或持有有效減免證明書 ,有高風險情況,並屬於指定公營診所的現有病人/ 接受服務人士 |
|
領取傷殘津貼並屬於指定公營診所的現有病人/ 接受服務人士 |
|
|
18 歲至未滿 50 歲領取綜援標準金額 類別為「殘疾程度達 100%」或「需要經常護理」,並屬於指定公營診 所的現有病人/ 接受服務人士 |
|
|
智障人士並屬於指定公營診所的現有病人/ 接受服務人士 |
|
|
智障人士並屬於指定智障人士服務機構接受服務人士 |
|
|
5. 醫護人員 |
|
|
6. 年齡介乎 6 個月至未滿18歲的兒童及青少年 |
年齡介乎 6 個月至未滿18歲,並來自綜援家庭或持有有效減免證明書的兒童 6 個月至未滿6歲;或滿 6歲仍就讀幼稚園/ 幼兒中心 6 歲至未滿 18 歲;或滿 18歲仍就讀中學 |
|
7. 家禽業從業員 | 家禽業從業員或須從事屠宰家禽行動 的人員 | 醫管局 : 選定普通科門診診所 |
8. 從事養豬及屠宰豬隻行業的人士 | 從事養豬及屠宰豬隻行業的人士 | 醫管局 : 選定普通科門診診所 |
流感疫苗資助計劃|合資格人士可獲接種資助
「符合疫苗資助計劃」是一項透過私家醫生參與為合資格香港居民提供資助接種季節性流感和肺炎球菌疫苗的計劃。參加計劃的醫生為合資格人士提供疫苗接種,政府會給予醫生疫苗260元資助。
符合資格組別
- 孕婦
- 今年內50歲或以上人士
- 年齡介乎 6 個月至未滿 18 歲,或 18 歲或以上但仍就讀於香港中學的兒童
- 有長期健康問題的人士(包括智障、領取傷殘津貼及領取綜援標準金額類別為「殘疾程度達 100%」或「需要經常護理」的人士)
對於符合資格並需要接種流感疫苗的市民來說,無需進行額外的登記程序。按此使用政府提供的搜尋工具,可以找到參與「疫苗資助計劃」的醫生,然後前往相關機構接種疫苗。
Text :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
Photos :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