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UrbanLife 健康新態度 app
【大腸癌症狀】出現血便是痔瘡還是大腸癌?血的顔色揭兩者之間分別、危險因素

【大腸癌症狀】出現血便是痔瘡還是大腸癌?血的顔色揭兩者之間分別、危險因素

醫學專科 腫瘤科
By Bernice on 05 Oct 2023
Digital Editor

不少人蹲廁時都會發現排便習慣改變,又或者出現了肛門流血、疼痛、血便等症狀。然而,出現這種問題的時候,其實就應該重視起來,而不是視而不見,否則等病情嚴重時才治療可能就已經為時已晚。

肛門是人體消化系統的出口,承擔著排便的功能,其括約肌協助控制排便,維持排泄物的正常傳輸。此外,保持肛門的健康對於整體生活質量至關重要,適當的飲食、鍛煉以及定期體驗是維護肛門健康的關鍵。然而,當肛門出現疼痛、大便帶血時, 可能與痔瘡大腸癌有關,因為這些都是痔瘡與大腸癌的主要明顯表現之一。因此,若飽受血便所苦,但又不明其因,可參考以下所提供的資料。

大腸癌症狀|目錄+快速連結

甚麼是痔瘡和大腸癌?兩者之間又有什麽分別?

痔瘡與大腸癌的3大分別

1. 甚麼是痔瘡?

痔瘡是指直腸或肛門周圍的靜脈所發生的擴張與充血,從而形成疼痛、腫脹和出血的情況。這是一種常見的直腸疾病,通常分為内痔與外痔兩種類型。經常都有成年人會時不時的發生痔瘡,雖然它有許多病因,但同時也有許多方法可以治療痔瘡。

内痔位於肛門内部,通常不容易察覺,主要症狀包括出血、黏液分泌、直腸内不適感、脫出感,有時也會導致痔塊脫出至肛門外。而外痔則是形成於肛門外部,通常較容易察覺,主要症狀是包括疼痛、腫脹、瘙癢,且有時會在肛門周圍形成紫藍色的小結節。

2. 甚麼是大腸癌?

大腸癌是一種發生在結腸或直腸的癌症,而大腸是消化系統的一部分,主要負責吸收水分與鹽分,將未被吸收的廢物形成固態糞便,隨後將其送入直腸。大腸癌的病因一般上是年齡、家族史、腸息肉、不良飲食、炎症性腸病等,而症狀則是出現長時間的腹痛、排便習慣改變、血便、長期腹脹等。

3. 痔瘡與大腸癌的差異

痔瘡是肛門血管擴張所引起的病變,因此也是因為肛門受到的壓力過大,導致血液循環不良而形成。另外,痔瘡的病因來自許多種,長期便秘、久坐、水分攝取等就是其中一些會增加痔瘡的風險。痔瘡在排便時會出現鮮紅色的血,且能感覺到肛門處有異物感,並在觸碰的時候會感覺疼痛、瘙癢與灼燒的情況。

大腸癌的主要症狀之一與痔瘡有著相似之處,因此許多人都會誤以為只是出現普通的痔瘡,從而耽誤治療。如出現血便、黏液便、直腸出現不適感、排便習慣出現變化、肛門區域出現腫脹與疼痛,這些都是痔瘡與大腸癌之間的相似之處。

大腸癌與痔瘡從血便型態看疾病。

血便型態看疾病

疾病 血便型態
痔瘡 血便通常呈鮮紅色,因痔瘡生在肛門附近,是患者在排便時受糞便擠壓而形成的出血。鮮血會黏附在糞便的表面,而嚴重的出血情況是一滴一滴,與大便分離,甚至還會噴濺至馬桶壁或在擦拭衛生紙上留下大量血蹟。
大腸癌 大腸癌的血便會根據腫瘤的位置而有所不同,但一般上是出現暗紅色,是癌細胞入侵與破壞正常組織所引起。因為氧化過的血與糞便混合在一起後,就有些糞便的表面黏附透明的黏液,但出血量不大,而且沒有持續現象。但是,當惡性腫瘤位置靠近肛門,也有可能會排出鮮紅色的血,因此還是需要視情況而定。

綜上所述,對比兩者的血便型態,痔瘡的出血量會較大,且嚴重的話還會連續出血好幾天,但大腸癌所造成的血便,由於是糞便與腫瘤混合一起,因此出血量不大。但仍需注意的是,如患者同時罹患痔瘡與大腸癌,醫生誤診為痔瘡的可能性極高。

痔瘡的7大危險因素!

痔瘡的7大危險因素

1. 便秘或腹瀉:長時間的便秘或腹瀉會增加腹壓,從而增加了靜脈曲張和痔瘡的風險。

2. 長時間用力排便:長時間過度用力排便可能會導致肛門和直腸區域的血管受到壓迫,從而增加了痔瘡的風險。

3. 妊娠:妊娠期間,由於子宮的增加,會對盆腔和直腸產生額外的壓力,增加了痔瘡的發生概率。

4. 遺傳因素:家族中有痔瘡的人可能會更容易患痔瘡,這可能涉及到遺傳或家庭生活習慣的共享。

5. 不足的纖維攝入:缺乏膳食纖維可能會導致便秘,增加了用力排便的頻率,進一步增加了痔瘡的風險。

6. 久坐不起:長時間的久坐可能會導致盆腔血流減少,增加了發生痔瘡的風險。

7. 水分攝取不足:攝入不足水分會導致糞便乾燥,增加排便用力,引起直腸與肛門的血管擴張,進而增加痔瘡風險。

大廠啊的7大危險因素!

大腸癌的7大危險因素

1. 家族史:家族中有大腸癌或直腸癌的人群,其發病風險較高。尤其是一級親屬,如父母、兄弟姐妹。

2. 腸息肉:良性的結腸息肉如果沒有得到及時治療,可能會發展成癌症。

3. 慢性炎症性腸病:潰瘍性結腸炎與克羅恩病等慢性炎症性腸病會增加大腸癌的發生風險。

4. 飲食:高脂肪、低纖維的飲食,以及紅肉或加工肉的攝入可能會增加罹患大腸癌的風險。

5. 肥胖:肥胖可能會導致慢性炎症、異常激素分泌,影響免疫系統,並增加細胞異常增殖,從而提高大腸癌的發生風險。

6. 缺乏運動:運動可促進腸道蠕動、維持體重、降低慢性炎症和改善新陳代謝,因此缺乏運動也會增加罹患大腸癌的風險。

7. 不良嗜好:抽煙者、酗酒者都會增加罹患大腸癌的風險。

Text :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
Photos :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網上圖片
Source:澄清醫院中港分院官網、豐榮醫院官網

📍 Follow我們的IG urbanlife.hk

🔔 訂閱我們的 Youtube頻道 UrbanLifeHealth生活新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