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退化成因】中大研究發現柏金遜病先兆為「發夢期夢遊」及便秘 有望透過腸道微生態預防腦退化疾病
柏金遜病是全球第二常見的腦神經系統退化疾病,及早介入可滅輕病徵對患者的影響。「快速眼動睡眠期行為障礙」 (Rapid eye movemnent sleep behavior disorder, RBD,又稱「發萝期夢遊」)是柏金遜病先兆期常見的病徵。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最新研究發現,RBD患者及其直系親屬會出現與柏金遜病患者類似的腸道微生態失衡,其親屬患RBD、柏金遜及其他腦退化病的機會是教一般人高3至6倍。團隊亦發現,腸道微生態失衡是柏金遜病非常早期的風險因素,及早預防、介入及治療,可以柏金遜及其他腦退化病對患者的影響。
中大發現RBD親屬患柏金遜風險高3至6倍
中大醫學院精神科學系於2019年進行全球首個RBD家庭研究,合共招募441人參與研究,包括健康人士、RBD患者的直系親屬、RBD患者和早期柏金遜病患者。結果發現,RBD患者及其直系親屬的腸道會出現與柏金遜病患者類似的腸道微生態失衡,主要表現為有健康促進作用的細菌(如普拉梭菌和羅斯氏菌)減少,和促進炎症及破壞腸道屏障功能的細菌(如柯林斯氏菌和艾克曼氏菌)增多。而這些菌群變化不能完全被柏金遜病和RBD患者的便秘症狀及服用相關藥物所解釋。
團隊表示,研究證實與RBD病人有直接血血緣關係的親屬出現RBD、柏金遜病和其他腦退化病的機會是一般人的3至6倍。中大醫學院精神科學系客座助理教授劉亞平稱,值得注意的是,RBD患者的親屬出現便秘的情況顯著較高,反映腸道功能紊亂可能在早期柏金遜病發病機制擔當重要角色,值得我們深入探究。
Photo from a man with a tremor tries to keep his hand from trembling with the help of the other.
腸道微生態或引致柏金遜病發病
中大醫學院精神科學糸研究助理教授黃蓓解釋,腸道細菌的改變可以影響腸道以至腦部健康,柏金遜病患者腸道屏障的完整性被破壞,導致微生物的某些代謝產物和促炎因子更容易進入腸道內的神經系統,觸發腸道神經系統乃至中樞神經糸統內的突觸核蛋白沉積,繼而引發神經細胞死亡,反映腸道微生態失衡有機會是引致柏金遜病發病的關鍵因素。
中大醫學院精神科學系系主任榮潤國稱,柏金遜病等腦退化疾病往往於發現時已經太遲,已有約6成腦細胞已死亡,情況無法逆轉,目前的治療方法亦以控制病徵為主。不過,今次跨學科研究進一步確定在柏金遜病發病、甚至是其先兆期的 RBD 出現前,患者經已有腸道微生態失衡。通過調整腸道微生物的方法,例如益生菌和益生元等,未來有機會可及早干預、預防或治療柏金遜及其他腦退化疾病。
RBD是什麼?
快速眼動睡眠行為障礙是一種在睡眠時不自覺地隨著夢境而動作(像是說夢話,忽然有劇烈的手腳動作等)的睡眠疾病,通常發生於50歲以上族群,平均每100人有1人患病,致病因常於神經性疾病有關。
快速動眼睡眠行為障礙的症狀:
- 情境逼真的惡夢
- 作出與夢境一致的動作和言語(如:拳打腳踢、揮打、踢腿、從床上坐起來、從床上跳下等等)
- 發出聲音、說話、大喊大叫或尖叫
- 發夢時缺乏肌張力抑制
Text :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
Photos :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