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UrbanLife 健康新態度 app
【新冠肺炎】在職媽媽憂疫情患恐慌症半夜驚醒呼吸困難 家長該如何擺脫焦慮負面情緒?

【新冠肺炎】在職媽媽憂疫情患恐慌症半夜驚醒呼吸困難 家長該如何擺脫焦慮負面情緒?

健康生活 醫療專欄 專科醫生 醫學專科 精神及心理健康 新冠肺炎
By 黃穎勤醫生 on 13 Sep 2021
精神科專科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至今,面對疫情,不少人產生了強烈恐慌情緒,情緒受困擾和出現精神健康問題。雖然疫情期間提高警惕是好事,但有些人會出現過分焦慮的情況,例如經常懷疑自己感染了病毒、控制不住反復消毒洗手、因為一點小事就產生較大情緒波動等。

黃穎勤醫生提醒,若出現突然的恐懼和失控的感覺,呼吸加速、心跳加快、出汗,甚至可能覺得自己快要死掉,希望能盡快逃離當時的狀況,便應盡早求醫,以免影響日常生活。

病例:在職媽媽患恐慌症 曾半夜驚醒、呼吸困難

這次個案中的主角Joey是位在職媽媽,育有兩個分別4歲和7歲的孩子。疫情最嚴峻的時候,Joey附近的屋苑需要隔離,對此,Joey身心壓力很大,常常擔心全家需要半夜收拾細軟,到隔籬邨隔離。慢慢地,身體出現一些症狀,例如當晚上7、8時與家人開心地看電視時,突然心悸、心跳加快、四肢麻痹,當刻令Joey覺得自己快要死掉,但通常約10分鐘後,便會慢慢復原。晚上睡覺時,又會經常在半夜驚醒、呼吸困難。面對這些情況,Joey十分擔心自己身體是不是出了甚麼問題,但即使到醫院檢查多次,結果仍顯示身體無大礙。不過,醫生卻認為Joey應該患上了恐慌症。目前,她在精神科醫生指示下,每晚睡前服用鎮定劑及抗抑鬱、焦慮的藥物,配合心理治療以控制病情。

面對快速變化的疫情、不確定的狀况,大眾始終仍有許多不安,出現驚慌、緊張,都是正常的情緒反應。但若是各位媽媽們,也如個案中的Joey一般,出現突然的恐懼和失控的感覺,呼吸加速、心跳加快、出汗,甚至可能覺得自己快要死掉,希望能盡快逃離當時的狀況,便應盡早求醫,以免影響日常生活。不然,嚴重的症狀也會影響家庭關係,令小朋友因而受到影響,容易為生活所發生的不同事情而感到焦慮。

長時間接收各種媒體中傳來有關疫情的不同資訊,容易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家長應先照顧自己 再與伴侶分工照顧家庭

隨着疫情持續,外界紛擾不安的時候,家長應先學會如何照顧好自己,維持健康的身心,才能照顧好孩子。面對突如其來的壓力,建議家長需要先與伴侶彼此溝通並做好分工,同時規劃屬於自己的時間,為負面情緒尋找發洩的渠道。另外,趁着疫情,把握與家人相處時間,和孩子一起規劃做家事、桌遊、運動等共同活動時間,不但能讓孩子建立固定生活作息,更能拉近彼此親子關係。

現今資訊傳播日趨快速,但當中的信息良莠不齊,真假難分。長時間接收各種媒體中傳來有關疫情的不同資訊,容易引起不必要的恐慌。因此,家長們要提醒自己適量接收信息,理性思考信息的真偽,為自己設下界線,限制接收有關疫情資訊的次數和時間,避免過分緊張,自己嚇自己。

Text :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
Photos :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
Source:精神科專科黃穎勤醫生

📍 Follow我們的IG urbanlife.hk

🔔 訂閱我們的 Youtube頻道 UrbanLifeHealth生活新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