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頭痛舒緩】穴位按摩、喝薑茶都有效!一文解析偏頭痛病因+症狀+舒緩方法
相信不少人都經歷過偏頭痛,有時痛起上來真的令人難以集中精神工作。但偏頭痛有辦法舒緩嗎?喝薑茶、穴道按摩有用嗎?本次講解偏頭痛的病因、症狀、好發人士、及3大舒緩方法,更了解自己面臨的問題,就有更大機會幫助擺脫偏頭痛的痛苦。
偏頭痛舒緩|目錄+快速連結
甚麼是偏頭痛?
偏頭痛是一種反覆發作的頭痛,它會引起中度至重度的搏動性疼痛,一般只會發生在頭部的一側。此外,患者還可能會出現其他症狀,如虛弱、噁心等,或是對光線和聲音敏感。
導致偏頭痛的原因
一、生活環境及習慣誘因
據研究人員指出,偏頭痛不僅有遺傳因素,還可能有許多因素會引發偏頭痛。這些因素因人而異,其中包括:
- 壓力
- 焦慮
- 女性荷爾蒙變化
- 突如其來的明亮或閃爍的燈光
- 強烈噪音
- 強烈且帶有刺激性的氣味
- 藥物或服用過度(過度服用治療偏頭痛藥物)
- 睡眠過多或不足
- 天氣或環境變化
- 疲勞或過多體力活動
- 咖啡因或咖啡因戒斷
- 吸煙
二、食物誘因
另外,有少數人會在食入一些食物後引發偏頭痛,尤其再加上以上的誘因,便會增加發作機率。這些食物包括:
- 酒精
- 朱古力
- 味精(MSG)
- 一些水果和堅果
- 發酵或腌製食品
- 加工食品
- 陳年乳酪
- 酵母
- 不吃飯
偏頭痛的症狀
偏頭痛症狀可分為4個階段,每次發作時,可能會先後經歷不同的階段。以下提供大多數偏頭痛患者可能會出現的症狀:
- 第一階段:這個階段在偏頭痛發作前24小時,患者會出現對食物的渴望、不明原因的情緒變化、無法控制的「打喊露」、便秘、體液滯留以及尿量增加。
- 第二階段:在這個階段,患者會出現肌肉無力的感覺,而且會看到不斷閃爍或明亮的燈光與曲折的線條或星星,而這些情況也會在患者視野中造成盲點。
- 第三階段:偏頭痛逐漸發作,且會愈來愈嚴重。它一般會引起抽痛或搏動性疼痛,且多數只會發生在頭部的一側。再者,患者可能會伴隨對光線、噪音和氣味的敏感、噁心和嘔吐、咳嗽或打噴嚏時疼痛會加劇等症狀。
- 第四階段:偏頭痛發作後,患者可能會感到疲倦、虛弱和思緒混亂,並持續一天。
容易偏頭痛3大族群
- 女性:據調查,女性患偏頭痛的機率是男性的3倍,尤其是月經前或月經來潮不久後發作。
- 家族史:偏頭痛具有遺傳因素,大部分偏頭痛患者的家庭成員也患有偏頭痛。
- 部分疾病患者:如抑鬱症、焦慮症、躁鬱症、睡眠障礙與癲癇患者較易出現偏頭痛。
偏頭痛舒緩飲食
一、4類偏頭痛舒緩食物
建議飲食調整採天然食物來源,若考量補充品,請按照包裝指示的劑量服用,切忌大量使用,以免發生食物中毒。以下所列的每日攝入量僅供大眾參考,針對偏頭痛病患的年齡、體重、臨床症狀,營養攝入或會有變化,詳情請洽詢專業醫生和營養師了解。
4類偏頭痛舒緩食物 | |||
食物營養 來源 |
建議每日攝入量 (毫克) |
功能 | |
維他命B群 | B1(硫胺素) | 6 | 維護神經系統及心血管功能 |
B2(核黃素) | 6.5 | 維持細胞線粒體功能運作 | |
B3(煙酸) | 75 | 幫助舒張顱內血管 | |
B6(吡哆醇) | 7.5 | 製造能維持血流順暢和腦運作的細胞 | |
B9(葉酸) | 0.9 | 幫助細胞的成長和發展 | |
B12(鈷胺素) | 0.009 | 提供造血和神經的養分 | |
鈣 | 600~900 | 調節肌肉生理機能,促心血管功能正常運作 | |
鎂 | 100~200 | 抑制神經元過度興奮、解除血管痙攣、減少炎症介質的形成 | |
魚油( 三酸甘油酯型式) | 1000~3000 | 抗發炎,降低三叉神經及血管發炎之激素 | |
魚、蛋、豆、肉類 | 以每日攝入熱量為兩千大卡者,建議一天攝取6份魚、蛋、肉類 即是約為1顆雞蛋 或20克黃豆 或260毫升無糖豆漿 或80克傳統豆腐 或35克魚 或30克去皮雞胸肉 |
增加體內血清素分泌 |
二、喝薑茶舒緩偏頭痛?
喝薑茶確實能助舒緩偏頭痛,生薑中的薑醇(Zingiberol)有抗發炎、抗血小板凝集的作用,從而降低引起偏頭痛的炎症發生,就如天然的阿司匹靈。此外,薑茶亦可同黑糖一起煮,喜歡喝牛奶的人也能製成「薑撞奶」。當然,平常煮菜也歡迎加入薑提味,若突然偏頭痛發作,馬上嚼個薑糖也助舒緩。
三、穴位按摩有助舒緩偏頭痛
前額和太陽穴兩側疼痛乃偏頭痛常見病徵,尤其指緊縮型頭痛,這時候,只要給予適度的穴道按摩,即能有效緩解頭痛。按摩時,建議搭配舒壓類精油、用食指揉壓,另可用拳頭於太陽穴和髮際處來迴轉動按摩。
而除了太陽穴,按摩耳垂周圍亦是不錯的舒緩方法,因為耳朵有許多穴位及淋巴脈絡,只要給予按壓,就能加速頭部血液循環,幫助緩解偏頭痛。
Text :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
Photos :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
Source : 台灣衞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