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種類】了解3種胃病成因、改善方法 消化不良、情緒性胃病、胃部疾病
都市人工作忙碌,有時候一日三餐都是隨便吃,但求填飽肚子就算,間中出現胃痛、肚痛的情況,對很多人來說已經習以為常。大家或許以為這些「小病小痛」,不外乎是消化不良、食得太油膩之類所致,但其實一些身體炎症,甚至是癌症,都有機會導致胃部不適,出現胃痛、胃酸倒流、胃脹、肚痛、嘔吐等等。
1-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是最常見的胃部不適原因,主要是由不良的飲食習慣所導致,包括:
• 突然暴飲暴食
• 進食辛辣、油膩的食物
• 進食速度太快
• 飲食不定時
• 吸收過量咖啡因、酒精、朱古力、有氣飲料等
以上不良的飲食習慣,都有機會造成胃部過多負擔,容易引發胃痛、腹痛、胃腹飽賬的感覺。如果因為以上原因而導致消化不良,可以嘗試多進食高纖維食物,例如水果、堅果、豆類、全穀物食品,高纖維食物有助清除腸道,並促進消化。
2-情緒性胃病
人體出現腸胃不適的感覺,和血液中的血清素含量有很大關係,腦部分泌的血清素有控制情緒的功能。不知你有沒有發現,我們在受壓或緊張時,確實很容易會出現腸胃不適的症狀!
胃部的神經末梢會對從大腦傳遞的壓力荷爾蒙作出反應,壓力荷爾蒙會向胃部發出信號,減慢胃部運作,令更多的血液可以泵送到心臟、肺部和肌肉。有情緒性胃病的患者,通常會出現胃痛、反胃、噁心等情況,可能是由於生活中突如其來的壓力,例如財政負擔、家庭及人際關係、工作等因素,有些患者同時會有其他情緒問題,例如抑鬱症、失眠、驚恐症等。
面對情緒性胃病,治療方法會從情緒方面入手,醫生可能會為患者安排心理治療、藥物治療,另外患者也可以多進行有助減輕壓力的活動,例如聽音樂、做運動,令情緒放鬆,因而胃病的症狀也可以得到紓緩。
3-胃部疾病
如果出現胃痛或胃部附近感到灼熱感,有機會是胃功能失調所致。如患上胃部功能性失調的話,即使進行胃鏡檢查,也未必會發現異常情況,但患者卻仍有可能出現反覆胃痛及不適的感覺。暫時尚未得知此症的成因,其中有可能是與個人的生活方式,例如不良飲食習慣、壓力、睡眠失調、情緒影響等有關,要注意的是,胃功能失調並非因為任何嚴重疾病如腸胃炎、潰瘍或癌症所引起。
若被證實患上胃功能失調,一般治療方法會以減緩病徵為主,例如是藥物治療和改善生活及飲食習慣等,以減少胃部不適對患者日常生活的影響。
另外,有時候你可能會感到上腹部灼痛、噁心和出現嘔吐,有機會是幽門螺旋菌作怪。幽門螺旋菌會誘發胃酸分泌,令胃壁受損,繼而引致消化性潰瘍或胃炎。除此之外,幽門螺旋菌更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定爲第一類致癌物,受感染者會增加患胃癌風險。
如果出現胃潰瘍、胃炎等症狀的人士,可以接受血液、糞便或呼吸檢測,以檢驗是否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數據顯示,亞洲人感染幽門螺旋菌的比率相當高,單單是香港及鄰近地區,包括港人熱愛的日、韓、台等地,相關感染率都超過50%。
幽門螺旋桿菌主要通過糞便、口水傳染,同枱食飯,筷子共食、共飲也有機會進食到帶菌的食物或水。因此,進食前和使用廁所後洗手、使用公筷進食、食用經過安全處理及準備的食物、飲用乾淨及安全的飲用水,都是可以減低感染的機會。
以上導致胃部不適的病症,所引起的症狀或會與其他疾病相似,容易令人混淆,所以萬一腸胃不適的情況持續不退,最好還是求醫,讓醫生以專業知識斷症,才可以一擊即中,解決腸胃不適。
Text:臨床腫瘤科專科蔡添成醫生
Photos: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