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瘤發炎】粒粒又大又腫在同一位置反覆生長?三個特徵分辨粉瘤與暗瘡!
粉瘤的正式名稱是表皮囊腫( Epidermoid Cyst ),是一種位於皮膚真皮層或皮下脂肪層的囊腫,通常長在臉部、頭皮、頸部、背部、耳朵等,大小從直徑幾毫米到幾厘米都有可能,看起來像比較大顆的閉鎖性粉刺,如果感染或發炎時則變得紅腫。形成的成因未明,目前普遍認為是因為粉刺發炎、或表皮受傷後導致毛孔的上皮細胞增生,因此產生了囊袋結構。這個囊袋結構會由上皮組織以及纖維組織構成,皮膚表皮形成的老廢角質代謝物被這個囊袋包住,慢慢累積成球狀的粉瘤。
有些粉瘤在中央有開口,部分露出的皮脂和角質會被氧化,形成一個黑點,用力擠它的話可能會有膏狀的皮脂和角質混合物流出來,混合物可能會帶有臭味。
粉瘤與粉刺分別
一、粉瘤比粉刺多了一個囊袋,會比暗瘡與粉刺大顆,而且會逐漸變大。
二、粉瘤通常會在同樣的地方反覆生長,因為囊袋一天未清除,就算擠走一次代謝物,日後代謝物仍會陸續積聚。
三、有毛囊的地方就有可能長粉瘤,青春痘和粉刺則多數長在皮脂多的地方,如臉。
有何治療方法?嚴重者需做粉瘤手術?
絕大部份的粉瘤都是良性,如果出現紅腫熱痛的情況,醫生會評估需否使用口服或外用抗生素及消炎藥治療,嚴重者會進行粉瘤手術,清除整個囊袋後再縫合。患者不應用手擠壓粉瘤,因為即使分泌物被擠出,粉瘤的囊壁仍留在真皮層,手上細菌亦可能會令傷口反覆感染。
怎樣預防粉瘤?
不要亂擠粉刺,避免毛囊表皮細胞增生。臨床經驗發現,粉瘤尤其常見於有油性膚質或有糖尿病的人身上,因此要避免粉瘤應注重日常生活習慣,飲食盡量清淡、不要用過熱的水洗臉,避免皮脂腺分泌過多。
Text :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
Photos :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