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UrbanLife 健康新態度 app
【肝癌成因】脂肪肝或是罹患肝癌前兆?一文了解肝癌9大高危族群

【肝癌成因】脂肪肝或是罹患肝癌前兆?一文了解肝癌9大高危族群

醫學專科 腸胃肝臟科
By Bowie on 11 Mar 2020
Digital Editor
Love life, and live it to its fullest in happiness and health.

肝臟被稱為「沈默的器官」,它像個勤勞的員工一樣默默地、努力地工作,不管我們給了它多少「工作」都照單全收,但是再勤勞的員工,一旦工作超出負荷也會感到勞累,當肝臟過勞而開始「罷工」時,那表示很有可能已經患上肝癌了。

shutterstock_1079252786

肝癌在本港致命癌症中排第三位

根據本港衛生署2017年的數據,肝癌在本港致命癌症中排第三位,佔癌症死亡總數的10.8%,按性別劃分每十萬人口計算的話,男性死亡率為33.2%,女性則是10.7%,肝癌的死亡率高一般上是因為早期症狀不明顯,一旦發現了通常是因為肝癌腫瘤過大,可能導致肝臟破裂,造成右上腹疼痛才被確診的,但這時候患者的壽命往往只剩3-6個月。

在認識肝癌以前,先了解肝臟功能

肝臟是除了大腦以外人體的第二大器官,也被譽為人體最大的化毒工廠,是以代謝為主的一個器官,主要有三大功能:解毒、合成、儲存。

肝臟主要6大功能

- 過濾任何進入人體內的毒素(包括:酒精、藥物)
- 幫助代謝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
- 產生幫助消化和吸收的膽汁
- 幫助造血和凝血
- 儲存脂溶性維生素(A、D、E、K)
- 將體內多餘的葡萄糖轉化成肝糖,維持血糖平衡

肝臟人體最大的化毒工廠。

什麼是肝癌?

當罹患肝癌時,會破壞肝細胞,幹擾肝臟的正常功能。肝癌一般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原發性肝癌於肝細胞生長;當癌細胞從另一個器官擴散到肝臟時,就會發生繼發性肝癌。與體內其他細胞不同的是,癌細胞可以從原發部位或癌細胞生長的地方分裂出來,通過血液或淋巴系統到達身體的其他部位,最終聚集在另一個器官並開始在那裏生長。

原發性肝癌有4大類型

不同類型的原發性肝癌源自於組成肝臟的各種細胞。原發性肝癌可以由肝臟內的單一腫瘤開始生長,也可以同時在肝臟內的許多地方開始生長。嚴重肝病的人更有可能含多個癌症生長部位,原發性肝癌的主要類型有:

肝細胞癌
肝細胞癌(HCC)又稱肝癌,是最常見的肝癌類型,占所有肝癌的75%,常見於B、C肝癌患者及肝硬化患者身上。發病源自於肝細胞中,它可以從肝臟擴散到身體的其他部位,如胰腺、腸道和胃部,也容易發生在因酗酒而導致嚴重肝損傷的人身上。

膽管癌
源自於肝內細小、管狀的膽管,膽管的工作是將膽汁輸送到膽囊以幫助消化。膽管癌占所有肝癌約10%至20%。

肝血管肉瘤
這是一種罕見的肝癌,源自於肝臟的血管內,只佔了肝癌1%左右,通常發生在70-80歲的老年人身上。這種類型癌症的發展速度非常快,通常在較晚期才被診斷出來。

肝母細胞癌
是一種非常罕見的肝癌,通常發生在3歲以下的兒童身上。通過手術和化療,這種癌症患者的治癒成功率非常高,越早發現,存活率可達90%以上。

右上腹疼痛有可能罹患了肝癌。

肝癌9大前期症狀

- 突然曝瘦
- 食慾不振
- 上腹疼痛
- 噁心和嘔吐
- 全身虛弱無力
- 腹部腫脹
- 皮膚和眼白發黃
- 持續發燒
- 小便呈茶色、大便呈淺灰色

由於肝臟沒有神經,早期的肝癌症狀並不明顯,患者並無任何異常,通常都是到了晚期才被發現,但此時要治療也為時已晚。

健康的肝要惡化到肝硬化需要10到20年的時間,所以罹患肝癌並非偶然。

肝癌9大高危族群

- 患脂肪肝者
- 肝硬化者
- 慢性肝炎病人
- B型和C型肝炎帶原者或感染者
- 家族有肝癌病史
- 體重過重者
- 長期熬夜、作息不規律者
- 長期吃藥、嗑藥
- 長期抽煙喝酒

通常要從健康的肝惡化到肝硬化的過程可能需要10-20年的時間,所以肝癌並不是突然間罹患的,而是經過長年的累積,肝臟功能開始不堪負荷才引發的癌症。

多運動維持正常體重可預防肝癌的發生。

8大建議預防肝癌發生

- 多運動、保持正常體重
- 早睡早起,減少熬夜
- 營養均衡,多吃蔬菜水果
- 勿濫用藥物
- 戒煙戒酒
- 避免共用私人物品,如:牙刷、刮鬍刀,B、C型肝炎可通過體液接觸感染
- 避免不必要的輸血、打針,如:打耳洞,B、C型肝炎可通過血液感染,如有必要,請務必要確保輸血工具有完全消毒
- 不要生食海鮮,因為蛤、蠔以及貝類等容易受到A型肝炎病毒感染

肝臟是少數人體內部器官能天然更新的組織,即使只剩下25-30%,其餘的肝臟依然可以再生成為一個全肝,一旦肝硬化了情況將難以逆轉,所以一定要好好愛護自己的肝。

Text :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
Photos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
Source :香港衛生防護中心香港綜合腫瘤中心Healthline

📍 Follow我們的IG urbanlife.hk

🔔 訂閱我們的 Youtube頻道 UrbanLifeHealth生活新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