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感交集】社會氛圍影響情緒 6種紓壓小方法15分鐘消除心靈疲勞
反對修訂《逃犯條例》引發連串示威,相信全港市民在這兩個月均百感交集。不安、焦慮、痛心、害怕、憤怒、無助、自責等種種情緒,實在無辦法用言語去形容。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日前(7月12日)公布研究,指本港疑似抑鬱症比率由2011至2014年時的1.3%、2014年佔領運動期間的5.3%,攀升至近月的9.1%,即約每10人便有1個有疑似抑鬱,比率創10年新高。
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稱,根據傳染病學定義,任何病徵或病症持續超過基數一段時期已屬疫症,所以本港社會現已有「精神健康疫症」,而該「疫症」沒有疫苗、無法計算出是剛開始或已達頂峰,情况堪憂,「可能每周均有大型事件發生,甚至每天每晚亦見有衝突,若(數據)再上升,或對全港的社會精神健康有十分、十分大的憂慮」。
Photo from The Li Ka Shing Faculty of Medicine of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他指出無論支持或反對修例,6月9日、16日或7月1日有否遊行,疑似抑鬱症狀均無差異,反映社會氛圍影響情緒,市民均無法免疫。他說沒有醫治這場「疫症」的「良方」,但建議政府要聆聽及理解,亦要付諸實行多聽青年意見,同時不可忽視年長者的心理需要。
其實,除了冥想之外,以下6種簡單的小動作,對於心靈療癒也有顯著的效果,不妨一試。
1 -出去走走
煩悶的時候待在室內,反而更有被束縛的感覺,壓力倍增。這時候,不如出去走走,接收陽光帶來的好心情。陽光與規律的運動能刺激「血清素」合成,這是一種讓我們心情愉快的神經傳導物質,因此,出去走走、享受日光浴,便能感到身心舒暢。
2 - 打掃
打掃這類輕度勞動行為,也能轉移我們的注意力,當心頭亂糟糟的時候,打掃似乎也有斬斷過去的意味。
3 - 保持感謝的心
以正面情緒面對一切,便能平衡自律神經。睡前不妨花個15分鐘,想想今天接收了哪些善意。「同事幫我買了咖啡」、「早餐店老闆叮嚀我要注意保暖」,你會發現,生活中有許多值得感謝的事,心情自然開朗許多。
4 - 和朋友吐苦水
美國有匿名網站,提供平台讓使用者在上頭盡情大吐苦水,成立18個月來每月瀏覽量竟然高達30億次,可見現代人有多少情緒需要宣洩。情緒需要找到出口,除了上網大罵,相信你的朋友也樂以聆聽互相的煩惱。
5- 寫日記或書信
悲傷、憤怒、哀愁,這類負面情緒埋藏在心中,絕非好事。可藉由寫日記或寫信的方式,整理壞情緒,消化負面思想。日記不是要給別人看的,因此,寫的時候可以盡情抒發個人情緒,花上15分鐘,將浮現在腦海的事物,完完整整寫下來。除了宣洩之外,也能客觀檢視自己的情緒。
6 - 大哭一場
台灣極地馬拉松選手林義傑有個對抗心靈疲勞的妙方,就是一個字:「哭」。林義傑分享極比賽的過程中,便大哭釋放壓力。與其壓抑情緒,不如大哭一場,反而能讓心情獲得紓解。下一次別再把「哭」視為懦弱無能的表現了,唯有藉著眼淚將心中的悲傷與壓力帶出,才有力氣重新出發,迎接未知的未來。
Text: UrbanLife Editorial
Photos: UrbanLife Editor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