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腎癌警號】「Benz雄」許紹雄癌末身體機能衰竭離世終年76歲、專科醫生詳解成因、症狀與預防
近日,資深演員許紹雄先生不幸離世,有指其病因或與腎癌相關,引起了公眾對腎臟健康及相關癌症的高度關注。腎癌,這種早期症狀往往不明顯的疾病,正逐漸成為香港不容忽視的健康威脅之一。為了讓大眾對腎癌有更深入的了解,今次邀請臨床腫瘤科專科鄺維基醫生,剖析腎臟的功能、常見的腎臟疾病、腎癌的成因、症狀、診斷、分期、治療方法。
TEXT:臨床腫瘤科專科鄺維基醫生

1. 腎的作用是什麼?
腎臟的主要功能包括:
- 過濾血液: 清除血液中的廢物和毒素,如尿素和肌酐。
- 調節水分平衡: 根據身體的需要調節尿液的產生,保持適當的水分水平。
- 電解質平衡: 調節鈉、鉀、鈣和磷等電解質的濃度,維持身體的酸鹼平衡。
- 血壓調控: 透過分泌腎素,參與血壓的調節。
- 紅血球生成: 產生紅血球生成素,促進骨髓生成紅血球。
2. 一般腎臟功能上會出現什麼問題?
腎臟功能問題可能表現為:
- 慢性腎臟病(CKD): 隨著時間推進,腎功能逐漸下降,可能導致最終的腎衰竭。
- 急性腎損傷(AKI): 突然的腎功能下降,通常由脫水、感染或藥物引起。
- 電解質失衡: 可能導致心律不整、肌肉痙攣等症狀。
- 水腫: 由於腎臟無法有效排出多餘的水分,導致身體出現水腫現象。
3. 腎臟可以有什麼疾病?
腎臟疾病的種類包括:
- 腎小球腎炎: 腎小球的炎症,可能由感染、免疫系統問題或某些藥物引起。
- 多囊腎: 腎臟內形成多個囊腫,可能導致腎功能衰竭。
- 腎結石: 腎臟內形成鈣質或其他礦物質結晶,可能導致疼痛和尿路阻塞。
- 糖尿病腎病: 糖尿病患者可能發展出的腎臟損傷,影響腎功能。
4. 有什麼情況可引致腎癌?
腎癌的風險因素包括:
- 吸煙: 吸煙者的腎癌風險顯著增加。
- 肥胖: 體重過重與腎癌風險相關。
- 高血壓: 長期高血壓患者更易發展腎癌。
- 家族史: 有腎癌家族史的人風險較高。
- 化學物質接觸: 長期接觸某些化學物質,如石棉和鉛,可能增加風險。
5. 腎癌在香港屬於高危癌症嗎?
腎癌在香港的發病率逐年上升,特別在中老年人群中,醫療界將其視為高風險癌症之一。
6. 死亡率高嗎?
腎癌的死亡率取決於發現的時期。早期發現的腎癌治癒率高,但晚期轉移性腎癌的死亡率則顯著上升。
7. 腎癌有什麼症狀?
腎癌的常見症狀包括
- 血尿: 尿液中出現血液,可能是腎腫瘤的一個主要指標。
- 腰腹部疼痛: 持續的疼痛可能是腎癌的徵兆。
- 體重減輕: 無法解釋的體重減輕常見於癌症患者。
- 食慾不振和疲勞感: 可能伴隨其他症狀出現。
8. 什麼情況下會發現?
腎癌通常在以下情況下被發現:
- 常規體檢: 醫生進行的常規影像檢查(如超聲或CT)可能意外發現腎腫瘤。
- 其他疾病檢查: 因其他症狀(如腹痛)進行檢查時發現腎癌。
9. 做什麼檢查可以確診?
確診腎癌通常需要:
- 影像學檢查: 包括CT掃描、MRI和超聲檢查,以了解腫瘤的大小和位置。
- 腎臟活檢: 在某些情況下,可能需要取樣進行細胞學檢查以確診。
10. 有沒有分期數?
腎癌分為I至IV期,具體如下:
- I期: 腫瘤小於7公分,未轉移。
- II期: 腫瘤大於7公分,未轉移。
- III期: 腫瘤擴散到淋巴結,但未轉移到其他器官。
- IV期: 腫瘤已轉移到其他器官(如肺或骨骼)。
11. 不同期數有什麼治療方法?
- I期: 通常建議手術切除腫瘤。
- II期: 手術後可能考慮輔助治療,如靶向治療。
- III期: 除了手術外,可能使用靶向治療或免疫治療。
- IV期: 主要以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為主,並考慮病人的具體情況。
12. 最主要腎癌死亡因素是什麼?
腎癌的晚期轉移,尤其是轉移到肺部和骨骼,是導致死亡的主要因素。
13. 有新的治療方法嗎?
目前有多種新興治療方法,包括:
- 標靶治療: 針對腫瘤特定分子進行干預。
- 免疫療法: 通過激活身體的免疫系統來對抗癌症。
14. 治癒率高嗎?
早期腎癌的癒率高,通常超過70%。但隨著病期進展,癒率會逐漸降低。
15. 有什麼方法預防?
預防腎癌的方法包括:
- 健康飲食: 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攝入,減少加工食品。
- 保持健康體重: 定期運動,維持正常體重。
- 避免吸煙: 戒煙可顯著降低腎癌風險。
- 定期檢查: 對高風險人群進行定期檢查。
16. 生活上有什麼應該做或不應該做可影響腎健康?
應該做的包括:
- 足夠水分攝入: 每天飲用足夠的水以保持腎臟健康。
- 定期運動: 維持身體健康,減少慢性病風險。
不應該做的包括:
- 過度使用非處方藥物: 特別是止痛藥,可能對腎臟造成損害。
- 飲食過鹽或過高蛋白: 可能增加腎臟負擔。
17. 市場上有很多聲稱保腎的營養補充劑,其實對腎臟有沒有影響或幫助?
大多數補充劑的效果尚未經過充分的臨床研究,且過量攝入某些成分可能對腎臟造成負擔。因此,建議在使用前諮詢醫生的意見。
18. 有資訊指腎排毒時間為下午5-7時?為什麼?有根據嗎?
這是一種傳統觀念,根據中醫理論,腎臟在特定時間段內的排毒功能可能較強,但具體的科學證據仍待進一步研究。
19. 腎如何排毒?
腎臟通過過濾血液中的廢物和毒素,生成尿液來排除這些物質。腎臟的主要排毒過程包括:
- 血液過濾: 腎小球過濾血液中的廢物。
- 再吸收: 腎小管對有用成分進行再吸收。
- 尿液生成: 形成尿液並排出體外。
20. 或者如何保持腎健康?
保持腎健康的方法包括:
- 健康飲食: 增加新鮮蔬果,減少加工食品及高鈉食品。
- 充足水分: 每天飲用足夠的水,幫助腎臟排毒。
- 定期運動: 維持健康的體重和血壓。
- 控制慢性疾病: 如糖尿病和高血壓的管理。
21. 平常應定期做什麼檢查較好?
建議每年進行一次腎功能檢查,特別是對於高風險人群(如糖尿病、高血壓患者)。檢查項目包括:
- 血液檢查: 測量血清肌酐、尿素氮及電解質水平。
- 尿液檢查: 檢測尿液中的蛋白質和血液。
- 影像學檢查: 若有必要,進行超聲或CT掃描以監測腎臟狀況。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Text :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
Photos :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