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UrbanLife 健康新態度 app
【廚房常識】洗碗做錯5件事恐致癌?餐具清潔後「擺錯1地方」細菌量激增70倍!

【廚房常識】洗碗做錯5件事恐致癌?餐具清潔後「擺錯1地方」細菌量激增70倍!

健康生活 健康資訊
By Daniel Lai on 15 Oct 2025

唔少人習慣在家洗碗,但如何確保洗得徹底、避免「病從口入」?專家警告,如果在洗碗期間做錯5件事,不僅可能導致腸胃炎,甚至會增加患癌風險。更可怕的是,碗碟清潔後若以錯誤方式放置,細菌量更有機會激增70倍,隨時讓你「食細菌落肚」!

5大錯誤洗碗方法:只用洗潔精恐致癌?

據內地官媒《央視新聞》報道,看似簡單的洗碗環節,大部分人可能長期存在錯誤清洗方式。報道引述醫生指出,以下5大錯誤的洗碗方法,不僅無法徹底清潔餐具,更可能成為細菌溫床,對健康構成潛在威脅。

錯誤一:洗碗布長期不更換

洗碗布是細菌與黴菌滋生的溫床。如果長期使用同一塊洗碗布或海綿,這些微生物會透過餐具進入人體,對健康構成潛在危害。《央視新聞》引述醫生建議,洗碗布應每月更換一次,且僅限用於洗碗,不可挪作他用。

《央視新聞》引述醫生建議,洗碗布應每月更換一次,且僅限用於洗碗,不可挪作他用。

錯誤二:洗潔精直接塗抹餐具

不少人認為直接塗抹洗潔精能增強去油效果,但這不僅浪費水資源,過量使用的化學清潔劑若未徹底沖洗乾淨,殘留成分被人體攝入後,可能引發腹瀉等腸胃不適。建議應先將洗潔精稀釋,用洗碗布沾濕稀釋液清洗,並戴手套保護手部。

錯誤三:食物殘渣未清理乾淨

洗碗時若未能徹底去除餐具上殘留的食物碎屑,這些殘渣長期累積,可能成為細菌的養分來源,間接增加患癌風險。建議洗碗時務必將所有食物殘渣清理乾淨

錯誤四:碗碟洗後堆疊存放 細菌量激增70倍

細菌生長需要養分、適溫和水分三大條件。當碗碟殘留微量食物殘渣,又被堆疊收納時,積水會導致細菌快速繁殖。有實驗顯示,清洗後的碗碟堆疊存放後,細菌量竟高達56萬CFU/套,比直立放置的對照組激增70倍!建議餐具清洗後應直立置於通風處自然晾乾,或使用乾淨毛巾擦乾水分。

細菌生長需要養分、適溫和水分三大條件。當碗碟殘留微量食物殘渣,又被堆疊收納時,積水會導致細菌快速繁殖。

錯誤五:餐具長期不消毒

長期不對餐具進行消毒,可能成為多種疾病的傳播媒介,引發急性腸胃炎或增加癌症風險。建議透過煮沸、蒸氣或紫外線定期消毒餐具,並保持乾燥存放,避免潮濕環境助長細菌繁殖。廚房往往是家中最易被忽略的衛生死角。若碗盤存放不當或清潔不徹底,極易滋生細菌、病毒,對健康帶來短期與長期影響,包括增加患上肝癌或胃癌的潛在風險。

Text :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
Photos :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

 

📍 Follow我們的IG urbanlife.hk

🔔 訂閱我們的 Youtube頻道 UrbanLifeHealth生活新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