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牙齒護理】刷牙流血與體型有關?牙周病嚴重可引發中風 醫生建議4招維持健康
刷牙時牙齦流血,背後原因你知得夠清楚嗎?牙齦問題唔只代表口腔健康亮紅燈,更可能與你嘅體形有關。醫生指出,如果發現自己有牙齒健康問題,有機會因為體重過重或肥胖所致,反映出身體發炎「警號」!
肥胖導致牙周病風險增近50%
台灣基因醫生張家銘在Facebook專頁分享,根據2025年《GeroScience》一項研究,55歲以上的過重或肥胖人士,罹患牙周病的風險比體重正常者高出近五成。他解釋,很多人會忽略牙齦流血,但當體重上升,牙齦出血的頻率可能會增加,同時也會出現口乾、口氣重等問題,這些都是身體處於「慢性低度發炎」的訊號。
張醫生特別指出,有兩類人是罹患牙周病的最高危險群。首先是肥胖人士,因為肥胖會使身體長期處於慢性發炎狀態,這種發炎不僅會損害心臟、血管,甚至連牙周組織也難以倖免。其次是更年期女性,由於更年期後雌激素下降會使牙齦變得脆弱,若再加上肥胖引起的發炎,牙周病問題將會更加惡化。
牙周病不只會掉牙 嚴重恐引發中風
張醫生警告,牙周病影響的不僅是牙齒,而是全身的健康。當牙齦發炎時,細菌和發炎物質會進入血液,增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中風和阿茲海默症的風險。慢性發炎會加速血管硬化,提高心肌梗塞和腦中風的機率。因此,他強調,牙周病不只是會掉牙,還可能推動整個身體走向慢性病的惡性循環。
醫生建議:4招維持健康
張醫生建議,若想避免牙周病與肥胖帶來的健康風險,可以從以下4點著手:
- 體重管理:避免腰圍逐年增加,透過每天多走路、少坐,逐步改變生活習慣。
- 飲食習慣:採用地中海飲食,多吃蔬果、全穀類和魚,減少糖分和精緻澱粉的攝取,這不僅有助於心血管健康,也能減少口腔細菌孳生。
- 口腔清潔:定期刷牙、使用牙線和洗牙,對於肥胖人士來說,這是一種日常的抗發炎行動。
- 心態轉變:將牙齒視為全身健康的「警示燈」。牙齦經常出血或牙齒鬆動,可能是在提醒你注意體重、飲食和生活方式。
張醫生最後總結,體重和牙齒健康密切相關,守護牙齒就是守護整體健康的第一步。
Text :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
Photos :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