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鮑魚湯】增強免疫力、滋陰潤肺!鮑魚瘦肉湯食譜+功效+烹煮指南!
睡眠不足、捱夜勞累福音!鮑魚瘦肉湯是一道經典滋補湯品,湯色清透、味道鮮甜,具滋陰潤燥、清肺養肝之效。此湯的多種食材分別具有對人體有益處的功效,尤其適合捱夜疲勞、免疫力低下或體質虛弱者飲用,也適用於長者日常調理,簡直是都市人日常養生的理想湯品。本文就為大家分享鮑魚瘦肉湯的食譜與食材健康功效、烹煮建議、飲用最佳時機與群體,以及煲湯時常見的疑問,一起學懂這道經典的養生湯品!。
鮑魚瘦肉湯|食材健康功效
鮑魚的營養與功效
鮑魚富含高品質蛋白質、鐵、硒與碘,有助補血、防癌、提升免疫力與促進代謝。脂肪低,適合健康飲食。中醫認為鮑魚性平味甘鹹,具滋陰補腎、養肝明目作用,可改善眼乾、眩暈、便秘等症狀,特別適合用眼過度、陰虛體質者。
注意:鮑魚含嘌呤,痛風或高尿酸患者不宜多食。
瘦肉的營養與功效
豬瘦肉提供優質蛋白、鐵與維他命B群,有助補血、增強體力、維持神經功能。脂肪低、膽固醇較少。中醫認為瘦肉可補氣養陰、潤燥生津,對虛弱、乾咳、便秘、產後補養都有幫助。另外,如果與鮑魚搭配煲湯能中和寒性、提升湯味與營養。
建議:紅肉不宜過量,高血脂者應控制食用量。
淮山與蟲草花的功效
- 淮山:健脾養胃、補肺腎、滋陰止咳,適合消化不良、久咳、體虛者,亦有助提升免疫與體力。
- 蟲草花:平和滋補,具補肺益腎、抗疲勞、增強免疫之效,適合日常保健,老少皆宜。
二者同用可讓湯品清香滋潤,營養更全面。
枸杞與紅棗的作用
- 枸杞:補肝腎、明目潤肺,富含抗氧化營養,有助養肝、提升免疫力。
- 紅棗:補氣養血、安神健脾,可提升湯甜味與口感,並促進鐵吸收,防止貧血。
這道湯品滋陰養肝、補氣養血、強健脾肺腎,適合日常補身、體弱調理或換季養生。只要依體質適量食用,全家皆宜。
鮑魚瘦肉湯 – 滋陰潤肺、增強免疫力
Photo from iStock
這道鮑魚瘦肉湯清甜鮮美,融合了鮮鮑魚的海味鮮香與豬瘦肉的醇厚肉香。湯中還加入淮山、紅棗、枸杞等藥材,增添天然的甘甜滋味和豐富的營養。長時間熬煮使湯頭呈淡金黃色,入口潤滑不膩,帶有淡淡的中藥香氣。此湯具有滋陰補腎、潤肺養肝的健康功效,能幫助改善秋冬乾燥引起的喉嚨不適,亦可提升免疫力,非常適合一家大小在日常或轉季時調理身體飲用。
鮑魚瘦肉湯(4 - 5人份) | |
食材 | 鮮鮑魚 6隻、豬瘦肉 300克、淮山 30克、蟲草花 20克、枸杞 15克、紅棗 4粒、生薑 2片、2000毫升(約8碗) |
做法 |
|
鮑魚瘦肉湯|食譜變化與建議
Photo from iStock
藥材搭配:可按照個人需求調整藥材組合。例如想要潤肺止咳,可加入南北杏(各5克)和玉竹15克同煲,以增強滋陰潤肺效果;想養肝明目則多放枸杞,或加入桑杞菊花等清肝明目食材。
肉類變化:除了豬瘦肉,亦可改用豬展或豬腱增加口感,甚至加入少量豬骨或雞腳一同熬煮,令湯底更濃郁帶膠質。喜歡清淡的也可只用瘦肉不加其他肉類。
鮑魚種類:本食譜以鮮鮑魚為例,風味最佳。如果使用乾鮑魚,建議選用中小型干鮑並充分泡發後煲湯;或者使用冷凍鮮鮑也可,先解凍再烹調。體積大的名貴乾鮑更適合燉煮入饌而非熬湯,以免食材浪費。
其他配搭:可加入無花果乾等水果乾食材增甜潤肺,或加入陳皮1小塊一起煲以健脾理氣、去除腥膻。此外,也有人會在熄火前加入少許米酒提鮮驅寒,但不宜過量。
功效添加:如想要在湯品中增加更多功效,可針對以下食材斟酌添加:
- 養顏美容:可加一兩塊玉竹和幾朵雪耳同煮,提升滋陰潤膚效果。
- 健脾去濕:可放幾粒茯苓或薏米。但須注意薏米偏寒,體質虛寒者慎用。
鮑魚瘦肉湯|烹煮注意事項
Photo from iStock
- 鮑魚清理:烹煮前務必將鮑魚的砂囊和腸肚去除乾淨,否則湯水容易帶有苦味或腥味。刷洗鮑魚時可用粗鹽或生粉搓揉以去除黏液,再以清水沖淨。
- 藥材處理:乾燥藥材如淮山、蟲草花、枸杞等應簡單沖洗或浸泡,避免直接入鍋帶入雜質。同時注意陳皮需先浸透刮去白囊,以免湯帶苦澀。
- 先汆後煲:豬瘦肉等肉類汆水去血沫能讓湯水更清澈無雜質,也去除多餘油脂,喝起來口感更清爽健康。煲湯過程中若浮有浮沫油脂,亦可撇除保持湯清。
- 火候時間:煲湯先大火後小火是關鍵。大火燒開後轉小火慢燉,可使鮑魚和瘦肉的鮮味充分釋放,又避免大滾造成食材變老變硬。鮑魚不宜煮太久,最後放入小火煨15分鐘左右口感最佳,時間過長可能使鮑魚肉質變韌影響口感。
- 食用與保存:此湯宜現煲現飲,放涼後鮑魚和肉類容易有腥味或口感變差。如有剩餘,建議撈出鮑魚和肉料單獨存放冰箱冷藏,湯水另行密封保存,並於翌日內加熱至全滾後食用完畢。
- 特色:這款鮑魚瘦肉湯湯色清亮呈淡琥珀色,表面幾乎無油花,入口清潤而不油膩。湯中鮑魚彈牙爽口,吸收了藥材的香氣而更加鮮美;瘦肉軟嫩入味,可輕易撕開佐湯同食。整體風味清甜醇和,帶有海味與藥材的獨特香氣,老少咸宜。此湯屬平補湯水,性質溫和不燥不寒,都市上班族飲用可緩解捱夜後的虛火與乾燥不適;長者飲用能滋陰養血、強身健體;病後康復者則可藉此湯補充營養、增強體力。但需注意鮑魚屬高蛋白海產,嘗鮮固佳但不宜過量,痛風或高尿酸人士則應節制飲用。
鮑魚瘦肉湯|飲用時機與建議
適合飲用的時機
鮑魚瘦肉湯屬平補滋潤湯水,四季皆宜,特別適合秋冬季或氣候乾燥時飲用。可滋陰潤肺、緩解乾咳咽癢,也有助增強免疫力、預防感冒。都市人長期處於冷氣環境、捱夜、陰虛上火(如口乾喉痛)時,也適合飲用調養。
飲用頻率與份量建議
不建議天天飲用,以免營養過剩或增加嘌呤攝取,痛風患者應慎用。建議每週飲用1 - 2次,每次約100克鮑魚為宜,或可與其他湯品交替飲用,保持營養均衡。
飲用時間建議
建議白天或隨餐飲用,避免睡前飲用,以免增加腎臟負擔或夜間頻尿。只要適量適時,鮑魚瘦肉湯是滋陰潤燥、強身健體的理想湯品,適合日常調理與進補。
鮑魚瘦肉湯|常見問題解答
Photo from iStock
鮑魚瘦肉湯適合每天喝嗎?
不建議每天飲鮑魚瘦肉湯。雖然此湯營養豐富且性質平和,但天天飲用或會導致營養過剩或攝入過多嘌呤,不利於健康。建議每週喝1-2次即可。尤其是痛風或高尿酸患者,應控制鮑魚的攝取頻率。如想每天都有湯水進補,可在交替其他材料較清補的湯水,例如白菜豆腐湯、蓮藕瘦肉湯等,以均衡營養。
乾鮑魚需要泡發多久?
使用乾鮑魚煲湯時,泡發時間依乾鮑大小和乾燥程度而異。一般中小型的乾鮑需要浸泡約8小時到1晚,使其回軟變胖。可將乾鮑置於密封容器,加沒過的冷水冷藏浸泡過夜,中途換水1-2次。如果是體積較大的高品質乾鮑魚,可能需要2天以上的浸泡,同時搭配幾次蒸煮來軟化。泡發好的乾鮑應該用清水充分洗淨內臟雜質,然後可先用薑蔥汆水去腥,再用於煲湯。
如何選擇優質的鮑魚?
選購鮑魚時,可從新鮮度和品種兩方面考量。新鮮鮑魚以殼蓋緊閉、肉色乳白有光澤者為佳。優質活鮑魚觸碰時會收縮,肉質結實富有彈性,聞起來有淡淡海水腥味但不臭。若鮑魚殼蓋張開、肉色發黃甚至有異味,則不新鮮。挑選時可請魚販代為去殼除內臟,觀察鮑魚肉是否完整無破損。乾鮑魚則應選色澤金黃或棕褐均勻、形體完整的產品。表面微帶白霜(鹽霜)正常,但不應有發霉斑點。聞之有淡淡鮑魚香而非刺鼻腥臭。大小和品種上,初次嘗試可選價位適中的中型乾鮑,如日本網鮑、南非鮑等,既有鮮味又容易煲軟。知名品種如吉品鮑、青邊鮑價格昂貴但品質上乘,可按預算選購。
鮑魚瘦肉湯有甚麼禁忌人群嗎?
一般人適量飲用鮑魚瘦肉湯問題不大,但仍有幾類人需注意:
- 痛風或高尿酸血症患者應少飲,因鮑魚嘌呤含量較高,攝入過多可能誘發尿酸升高。
- 對海產或蛋白質過敏的人要避免食用鮑魚,以免過敏發作。
- 體質濕熱或痰濕偏盛者(如舌苔厚膩、容易長瘡膿腫)不宜頻繁飲鮑魚湯,因鮑魚屬滋陰之品,中醫認為貝類有滋濕之性,濕盛者多食恐助長濕邪。
- 感冒初期屬風寒表證時(如怕冷發熱、咳嗽有清痰),暫不宜喝過於滋補的湯,以免留邪。
- 孕婦則可以適量飲用本湯補充營養,但由於鮑魚屬高蛋白海產,孕期腸胃敏感者應先少量嘗試,確定無不適再飲用。
Text :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
Photos :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