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古力瘤切除手術 非完全根治病症 持續用口服黃體酮 成功降低術後復發率

朱古力瘤切除手術 非完全根治病症 持續用口服黃體酮 成功降低術後復發率

健康資訊 醫學專科 乳腺及婦產科
By Keith on 03 Feb 2025
Deputy Managing Project Editor

目錄

自行停藥令前功盡廢   超過一半患者術後復發

不說不知,原來每10名處於⽣育期的女性,就有1位不幸患上子宮內膜異位症,情況十分普遍。其中一種常見的是當異位出現在卵巢形成腫囊,囊內有棕色血液,而俗稱的朱古力瘤。有患者誤以為動手術切除朱古力瘤後就能一勞永逸,完全根治此症。婦產科專科謝曉明醫生指出:「有研究顯示,患者進行切除手術後2年內復發率達2成, 術後5年內復發率更高達5成。為了減低復發機率,醫生多會建議患者術後長期服用荷爾蒙藥物如口服黃體酮來控制病情。」

 

朱古力瘤變大會破裂 嚴重經痛勿忽視

謝醫生表示,朱古力瘤出現的疼痛症狀會嚴重影響患者日常生活,當被診斷腫瘤達4厘米以上,由於腫瘤愈大,併發症出現風險會增加,會建議先做手術,以避免出現腫瘤破裂情況,而手術後合併黃體酮藥物治療則有助預防病變復發;當腫瘤大小為4厘米以下,由於併發症出現機率較低,治療方案就可選擇透過服用口服黃體酮來控制病情,目的是防止腫瘤變大和惡化,「記得有位40多歲女士,下腹突然急性劇痛,被送往急症室,發現體內9厘米的朱古力瘤破裂,必需立即入院做手術,那時情況頗危險。」因此謝醫生不忘勸告有嚴重經痛女士應盡快求醫,盡早尋求合適的治療方法。

手術只可治標 配合口服黃體酮藥物才能治本

朱古力瘤是復發率較高的婦科病,謝醫生提醒患者切勿以為手術後就可一切如常,不用再跟進病況。原來手術只能清除現有的子宮內膜異位組織或朱古力瘤,可減輕症狀及對日常生活的影響,卻不能阻止其再次出現,「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形成主要與雌激素有關,所以當女士仍在生育年齡,每月來經仍會受雌激素影響致復發。」謝醫生建議患者術後持續服用預防朱古力瘤復發的口服黃體酮藥物,最近已有研究顯示,以口服黃體酮用於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可長達 7年,沒大副作用,安全可靠。此藥能抑制卵巢排卵、減少雌激素分泌,更能壓制子宮內膜細胞生長,減少子宮內膜過度增生,從而紓緩不適症狀,令朱古力瘤不再變大並減低復發率。

 

手術或影響卵巢功能 影響將來受孕機會

值得一提的是,每次手術除切除了異位組織及造成粘連外,亦有可能一併移除朱古力瘤附近的正常卵巢組織,直接影響到卵巢的功能及減低卵子庫存量。當做手術的次數愈多,對卵巢及子宮的損害就會愈大,甚至令其提早失去功能,影響患者將來受孕機會。另外做手術產生的傷口在癒合過程中,或會出現子宮組織和腸等其他器官粘在一起的現象,令以後再做手術的風險相對較大。謝醫生補充:「每次做手術始終對身體有一定程度的負荷,建議患者一生在合適時間只做一次子宮內膜異位症手術就好,及後以藥物來減低復發率。」若沒有計劃懷孕,一般建議患者需服用黃體酮直至更年期,以減低病情復發風險。

 

自行停藥致復發 定期服藥檢查控病情

子宮內膜異位症是長期慢性疾病,即使患者疼痛症狀有改善,也只屬暫時性,一般不建議自行停藥,可惜部分患者沒聽從醫生意見,手術後自行停藥終致復發。有研究指出,手術後沒有持續藥物治療的患者有一半會在5年之內復發,有些甚至術後1-2年已不幸復發,復發機率相當高。謝醫生憶述:「有一位廿多歲女患者,卵巢兩旁各有一個約4厘米大朱古力瘤,動了第一次手術,並持續服用黃體酮一段時間後,有見症狀得到緩解,因不想太依賴藥物而自行停藥。一年左右再回來覆診,新發現一個2厘米的朱古力瘤,遂建議她再持續服藥來控制病情,之後跟進了約3年,該朱古力瘤沒有再變大,已不需再做另一次手術。」謝醫生進一步補充:「依觀察所得,術後若持續服用口服黃體酮,除了能大大減低經痛痛楚和控制病情外,也發現願意持續服藥的患者,她們的病變復發率和需再次接受手術的風險的確顯著降低了。」謝醫生提醒,就算患者沒有出現症狀,都建議需每半年進行一次婦科檢查,透過檢查子宮、卵巢及輸卵管等情況,以了解服藥後有否出現其他問題及復發跡象。

📍 Follow我們的IG urbanlife.hk

🔔 訂閱我們的 Youtube頻道 UrbanLifeHealth生活新態度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