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蛇症狀】痛如針刺電擊?會不會傳染?全面了解生蛇病徵階段+6大風險因素與飲食建議
生蛇,也稱為帶狀皰疹,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所引起的一種常見皮膚疾病,且這種疾病的症狀多會為患者極大的不適。許多人對於生蛇是否具有傳染性以及在飲食上要如何護理而感到困惑,因此本文將詳細介紹生蛇的症狀3大階段、傳染性、以及6大風險因素,幫助大家全面了解這個疾病。
生蛇症狀|目錄+快速連結
1. 甚麼是「生蛇」?
2. 「生蛇」的症狀階段
3. 「生蛇」會傳染嗎?
4. 「生蛇」6種常見風險因素
5. 「生蛇」患者忌口建議一:避免辛辣熱燥食物
6. 「生蛇」患者忌口建議二:避免帶刺激性食物
7. 「生蛇」患者忌口建議三:避免吃魚腥類食物
8. 「生蛇」患者忌口建議四:避免吃油膩、甜、咸食食物
9. 「生蛇」中醫治療
Photo from 示意圖
甚麼是「生蛇」?
「生蛇」並非醫學名稱,而是一種由帶狀皰疹病毒(與水痘為同一種病毒)所引起的疾病,稱為「帶狀皰疹」。由於這種疾病在患者身上會被呈現出類似一條蛇纏繞的形狀,故得名源於患者身上的皰疹,俗稱「生蛇」。水痘病毒一般會在兒童感染水痘後潛伏於神經系統中多年不發病,並可能會在成年後免疫力下降時再次活躍,即「生蛇」。
如本身帶有帶狀皰疹病毒的患者可能會在未「蘇醒」時與一般人無異,但如果這些病毒再次被激活,就會出現「生蛇」的情況。而其中最重要的發病原因可能是因為體弱多病、壓力過大、免疫力下降等因素。這種情況較可能出現於曾經出過水痘,或是年滿60歲以上的長者較易發生。
「生蛇」的症狀階段
雖然疾病的嚴重程度可能會因個體化因素而異,但通常當患者在經歷「生蛇」時,可能會面臨3個階段,如以下:
症狀 | |
第一階段 |
|
第二階段 |
|
第三階段 |
|
「生蛇」會傳染嗎?
「生蛇」本身不具備傳染性,因此傳染曾經出過水痘的人機會極其輕微,因為生過水痘的人身體自帶抗體,但仍需謹記,生過水痘的人在日後可能會發病發展為「生蛇」,因為身上已經帶有帶狀皰疹病毒。另外,患者的帶狀皰疹水泡中的水泡液體可能會通過直接接觸導致傳染給還沒患過水痘的人(沒有水痘免疫的人),導致他們患水痘,但不是「生蛇」。因此,為避免這種情況發生,患者在帶狀皰疹期間應該避免與未曾患過水痘的人接觸,而是需要等到水泡全乾燥結痂後才不再具有傳染性。
「生蛇」6種常見風險因素
「生蛇」可能會較容易出現在以下的群體:
1. 年長者:患上帶狀皰疹的風險會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加,通常60歲以上的長者會出現更為嚴重的帶狀皰疹症狀,以及併發症的可能性更大。
2. 免疫力低者:免疫力低的人容易患上帶狀皰疹,因為他們體內的水痘病毒會在免疫系統削弱時重新活躍,從而引發皮膚和神經痛的症狀。
3. 壓力大:如以上所述,免疫力低者會增加患上帶狀皰疹的機率,而壓力大的人也會在各個方面導致免疫系統削弱,使體內的潛伏水痘病毒更容易重新被激活,引發帶狀皰疹。
4. 癌症患者:不少臨床發現,在經歷過癌症治療後的患者,發生帶狀皰疹的風險也會顯著增加。這個時候的患者因腫瘤負荷大,營養不良,各器官功能受損,虛弱,導致免疫力極度下降,增加了帶狀皰疹的罹患風險。
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阻塞患者因自身免疫力較弱,研究發現這類患者罹患帶狀皰疹的風險會比其他人高出很多,且當帶狀皰疹在發作時的疼痛也可能會增加患者的哮喘症狀。
6. 糖尿病患者:由於糖尿病會導致患者的抵抗力下降,易受到各種感染影響,使他們罹患帶狀皰疹的機率較一般人更高。
「生蛇」患者飲食忌口建議
根據中醫觀點,帶狀皰疹通常是溫熱蘊結、熱毒積聚所導致而成的。在飲食上,應以清淡食物為主,避免攝入肥甘厚味的食物,以下列出患者應該避免的食物類型:
1. 避免辛辣熱燥食物
在中醫學上,他們認為這種疾病是由體內濕邪和熱度過度所引起的,而食用辣椒、辣醬、花椒、八角、酒精、大葱、洋葱、羊肉、牛肉、當歸等食物會助長火熱,因此患者應該避免攝入這些食物,以免加重皮膚的瘙癢和疼痛,影響疾病康復。
2. 避免帶刺激性食物
帶狀皰疹容易導致淋巴結腫大和神經痛,如咖啡、濃茶、酒精等刺激性飲品會增加神經系統的興奮劑,可能加劇患者的不適症狀。
3. 避免吃魚腥類食物
患者應避免攝入海鮮類食物,如帶魚、螃蟹、帶子、花甲等海鮮極容易會引起皮膚敏感,從而引起皮膚加劇瘙癢,病情加劇。
4. 避免吃油膩、甜、咸食食物
如燒臘、炸雞、肥肉、豬腳、燒雞、奶油蛋糕、鹹肉、朱古力等食物,這類食物的糖分與脂肪含量十分高,膩滯難消化,會導致患者生痰助濕,加重體內濕毒症狀,而過咸食物則會加劇瘙癢與疼痛,加重病情與導致康復時間加長。
「生蛇」中醫治療
對於帶狀皰疹患者,西醫通常會開具抗病毒特效藥,有助於抑制病毒複製,減輕病毒對身體的傷害。中醫治療則著重調整狀態,改善易發炎體質,減輕病毒對身體的損害,降低皮膚和神經損傷程度,同時還促進身體修復。中西醫療法並不相互衝突,聯合治療可提供協和效應。因此,患者無論選擇西醫、中醫或中西醫結合治療,在疾病初期都會經歷出疹、潰爛、癒合的完整過程。
帶狀皰疹在中醫的角度被視為體內肝經和膽經受濕邪、熱邪和風邪侵害所致。當濕邪主導時,皮損多見於下部且潮濕;熱邪主導則伴有灼熱感、皮膚發紅和強烈疼痛;風邪主導則皮損常出現在上部,並伴有明顯瘙癢感。中醫會根據患者體質與體內環境進行針對性處理,指導避免刺激性食物如辛辣煙酒,以減輕體內濕熱情況。在中醫診斷和治療中,其注重臟腑辯證和八鋼辨證在早期的療效較為顯著,可有效減輕疼痛、癒合水泡和皮疹,減低神經痛等後遺症風險。
Text :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
Photos :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網上圖片
Source:海灣醫療、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長城中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