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UrbanLife 健康新態度 app
【新生兒肺積水】 41歲任家萱Selina兒子「小腰果」出世肺積水 成因+影響+預防方法

【新生兒肺積水】 41歲任家萱Selina兒子「小腰果」出世肺積水 成因+影響+預防方法

醫學專科 兒科
By Giann on 11 Sep 2023
Deputy Managing Editor

台灣組合S.H.E成員Selina(任家萱)與圈外男友「小徐」的兒子「小腰果」出世,獲外界祝福。不過,Selina表示,原來她等不到胎動就提前入院,透過注射催生針再自然分娩,但兒子剛出生時一度肺積水,需要住保溫箱外,還要插喉等等。到底什麼是新生兒肺積水?對BB會造成什麼問題?今次有兒科專科醫生陳欣永分享。

Text:兒科專科醫生陳欣永

台灣組合S.H.E成員Selina(任家萱)與圈外男友「小徐」的兒子「小腰果」出世,獲外界祝福。不過,Selina表示,原來她等不到胎動就提前入院,透過注射催生針再自然分娩,但兒子剛出生時一度肺積水,需要住保溫箱外,還要插喉等等。

Q1:為什麼新生兒會有肺水問題?

BB未出世時在媽媽肚裏面,有很多羊水保護住他,無須靠肺部去呼吸,養份則由媽媽的臍帶輸送給BB。

但在出世後,就要靠BB自己去呼吸,要視乎BB肺部是否能獨立地呼吸,正常的BB出世後一哭,肺部就會張開,會慢慢吸收到胎水,呼吸變得暢順。不過,其中亦有些BB初出世時,因未適應,肺部成熟程度未夠,所以在肺泡裏的表面張力力量也不夠時,令到他呼吸、喊的時候也張不開肺泡,令吸收胎水得較慢,形成俗稱的「肺積水」。

造成新生BB出現「肺積水」的成因各有不一,當中未夠37週的早產BB可能因肺部不夠成熟,容易有肺積水或氣促喘氣的情況發生;另外,剖腹產的BB亦可能因為沒有經過正常的產道擠壓,相對上胎水得會較慢,所以剖腹產BB會比經產道擠壓出生的BB,較容易出現肺積水的情況。又或者是男仔BB或體重較重的BB,也會較容易出現肺積水的情況。

「肺積水」會令BB出世後發生氣喘、氣促等情況。嚴重的話,醫生們可能需要提供氧氣予新生BB、甚至需要檢查他們的血液含氧量,用上呼吸機去幫助他們「唞氣」。

Q2:初生兒肺積水常見嗎? BB出生時會有機會飲了兩啖胎水引致嗎?

早產BB(特別是週數較小的)有大約超過10%的BB會容易出現氣喘、氣促及肺積水的情況。而足月的BB有大約4-5%有機會會有這些情況出現。

BB並非飲了兩啖胎水引致肺積水,而是視乎胎水吸收速度快不快。如果吸收得較慢,加上若肺部較不成熟,會導致氣喘氣促情況。大部分情況,醫生都會都是先觀察,第一要排除BB有無一些炎症感染的因素。因為氣喘氣促,都會擔心BB有一些感染情況發生。一般來說,如果BB有喘氣,會先照肺片,先觀察及排除有沒有肺炎的症狀出現。如果嚴重,可能要驗血,看一下炎症指數。

如果排除了並非肺炎導致肺積水的話,就不需要特別打抗生素,只需密切監測在溫箱保暖。正常地通常8小時內,就會慢慢復原,抖氣會慢下來,不會氣喘氣促,不需使用氧氣,情況會自然改善。

Q3:以Seline為例,BB已經38周了,當初檢查BB時已經重3000克,頭圍也超過一周,而且選擇順產,打催生針有機會影響新生兒嗎?

催生針其實與肺積水沒有特別關係,而她選擇順產,經過正常產道已經相對於其他(例如剖腹產BB)的情況較好,而BB重量三千克亦都不算太重磅,所以即使不幸地BB有肺積水情況,但亦會自然地復原,不需要做任何治療也可以。

Q4:有什麼情況有機會導致初生兒肺積水問題?

有媽媽可能會擔心BB先天問題、產婦高齡、生活習慣、飲食等因素導致BB出生時出現肺積水,但其實肺積水和高齡產婦、生活習慣及飲食習慣完全無關。

Q5:BB有過肺積水,會不會影響日後肺功能?

BB出生時的肺積水情況並不會影響BB肺部功能,因為肺部每日都會成熟成長中,肺氣泡都會每日生長,所以不會因為試過有肺積水,日後容易引起肺部的疾病。

Q6:BB在媽媽肚中時,能否預先檢查到BB有沒有肺積水或肺部情況?

在媽咪肚裏面並不能預先睇到BB有無機會有肺積水的情況,照超聲波可以看到個肺部的影,但就不會看得到BB有無肺積水,因為BB已經有胎水圍住BB。肺積水要看BB出世後,有沒有氣喘氣促的情況才能知道。

Q:準媽媽有什麼需要注意? 有什麼方法可以預防?

坦白來說,其實沒什麼特別方法可以預防。不過,自然分娩(順產)是可以減少肺積水的情況出現。如果各位準媽媽真的想避免出現「肺積水」的情況,首先要避免BB有早產情況出現,同時間選擇自然分娩亦會比剖腹產相對更能減少這個風險。

Text :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
Photos :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

📍 Follow我們的IG urbanlife.hk

🔔 訂閱我們的 Youtube頻道 UrbanLifeHealth生活新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