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UrbanLife 健康新態度 app
【糖尿病病徵】「糖」和「尿」有何關係?這個症狀常被忽略?糖尿病7大成因+7大常見病徵+糖尿腳症狀

【糖尿病病徵】「糖」和「尿」有何關係?這個症狀常被忽略?糖尿病7大成因+7大常見病徵+糖尿腳症狀

醫學專科 內分泌及糖尿科
By Maeve on 07 Jun 2024
Digital Editor

在香港,糖尿病已成為一個相當普遍的健康問題。據估計,香港有逾一百萬人患有糖尿病,約佔人口的15%。隨著人口老齡化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日益普遍,糖尿病的發病率在未來可能會繼續上升。即看糖尿病7大成因、7大常見病徵、糖尿腳階段,讓糖友可以更加了解在護理上的知識!

糖尿病病徵|目錄+快速連結

  1. 甚麼是糖尿病?
  2. 7大糖尿病成因一:遺傳基因
  3. 7大糖尿病成因二:身體重量過重或肥胖
  4. 7大糖尿病成因三:不健康的飲食習慣
  5. 7大糖尿病成因四:缺乏運動
  6. 7大糖尿病成因五:年齡增長
  7. 7大糖尿病成因六:高血壓
  8. 7大糖尿病成因七:其他慢性疾病
  9. 糖尿病4大類型一:第一型糖尿病
  10. 糖尿病4大類型二:第二型糖尿病
  11. 糖尿病4大類型三:妊娠糖尿病
  12. 糖尿病4大類型四:其他罕見的糖尿病
  13. 7大糖尿病症狀一:口渴
  14. 7大糖尿病症狀二:多尿
  15. 7大糖尿病症狀三:體重減輕
  16. 7大糖尿病症狀四:疲勞
  17. 7大糖尿病症狀五:視力模糊
  18. 7大糖尿病症狀六:皮膚癢或感染
  19. 7大糖尿病症狀七:傷口癒合緩慢
  20. 預防糖尿病方法
  21. 糖尿腳是甚麼?
  22. 糖尿腳症狀/階段


什麼是糖尿病?

甚麼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疾病,其主要特點是血糖水平過高。當我們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被消化時,身體會釋放出葡萄糖作為能量來源。胰島素是一種激素,可以幫助身體將葡萄糖轉化為能量。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他們的身體不會有效地使用胰島素或根本不會產生足夠的胰島素,這導致血糖水平升高,進而對身體造成損害。

糖尿病的名稱中包含了「糖」這個詞,是因為患糖尿病的人體內血糖(也稱為血糖或血糖值)高於正常水平。正常情況下,胰島素是一種由胰臟分泌的激素,它能夠幫助把血液中的葡萄糖運輸到細胞內,以供細胞進行能量代謝。但是,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素分泌不足或者胰島素不能正常作用,使得血液中的葡萄糖不能被細胞吸收,積累在血液中,從而導致血糖升高。

糖尿病的「尿」部分來自於其症狀之一。糖尿病患者在排尿時會排出大量的尿液,因為腎臟需要通過尿液來排出多餘的葡萄糖,以維持血糖水平的平衡。因此,糖尿病通常被稱為“高血糖症”或“糖尿病”,以反映其主要特徵:高血糖和多尿。

7大糖尿病成因

為什麼會得糖尿病?糖尿病的成因很複雜,通常涉及多種因素,包括基因、生活方式和環境因素。以下是糖尿病的7大常見成因:

1. 遺傳基因
如果家族中有糖尿病患者,患病的風險就會增加。

2. 身體重量過重或肥胖
過多的脂肪會對胰島素的作用產生負面影響,使得身體對胰島素的需求增加。

體重過重或肥胖也是造成糖尿病的成因之一。

3. 不健康的飲食習慣
過多的糖分和飽和脂肪會增加患糖尿病的風險。

4. 缺乏運動
身體缺乏運動會導致肌肉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下降,增加患糖尿病的風險。

5. 年齡增長
隨著年齡增長,患糖尿病的風險也會增加。

隨著年齡增長,患糖尿病的風險也會增加。

6. 高血壓
高血壓可能增加患糖尿病的風險。

7. 其他慢性疾病
患有其他慢性疾病,如多囊卵巢綜合症或脂肪肝,也可能增加患糖尿病的風險。

糖尿病4大類型

1. 第一型糖尿病
也稱為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是由自體免疫疾病引起的。自體免疫疾病是指身體的免疫系統攻擊和摧毀胰臟中的胰島細胞,這些細胞負責產生胰島素。因此,第一型糖尿病患者需要靠注射胰島素或使用胰島素泵來管理血糖。

第一型糖尿病患者需要靠注射胰島素或使用胰島素泵來管理血糖。

2. 第二型糖尿病
也稱為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是指身體對胰島素的使用效率下降或胰臟產生的胰島素不足。第二型糖尿病是最常見的糖尿病類型,通常與生活方式相關因素,如飲食、運動和體重等有關。通常可以通過改變生活方式和飲食、運動、口服藥物和/或胰島素治療來管理第二型糖尿病。

3. 妊娠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是指在妊娠期間出現高血糖症狀的糖尿病。這種糖尿病通常在懷孕的第24周左右開始發展,並在懷孕後期進一步惡化。這種糖尿病可能是由於妊娠期間荷爾蒙水平的改變所致,導致身體對胰島素的使用效率降低。妊娠糖尿病如果沒有得到適當的治療,可能會對母親和嬰兒造成嚴重的健康風險,如妊娠期高血壓、產前出血、新生兒低血糖等。

妊娠糖尿病是指在妊娠期間出現高血糖症狀的糖尿病。

4. 其他罕見的糖尿病
腫瘤引起的糖尿病則是一種罕見的糖尿病,是由某些腫瘤分泌過量的激素,如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IGF-1)、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等導致的。這些激素會影響身體對胰島素的使用,從而引起糖尿病。腫瘤引起的糖尿病通常在成人中較常見,但也可能在兒童中發生。治療腫瘤引起的糖尿病通常需要先治療基礎疾病,如切除腫瘤或使用腫瘤化學療法等。

7大糖尿病常見症狀

1. 口渴
糖尿病患者會感覺口渴,因為他們體內的血糖水平過高,導致身體大量排尿,進而導致水分不足。

2. 多尿
糖尿病患者會排尿頻繁,甚至在夜間也會不斷起床上廁所,這是由於高血糖水平刺激腎臟排尿。

常見的糖尿病症狀包括體重減輕。

3. 體重減輕
糖尿病患者可能會因為身體不能有效利用食物中的糖分而出現體重減輕的情況。

4. 疲勞
由於身體不能充分利用食物中的能量,糖尿病患者可能會感到疲勞和乏力。

5. 視力模糊
高血糖可以對眼睛造成損傷,導致視力模糊或眼睛乾燥。

6. 皮膚癢或感染
高血糖水平也會影響身體的免疫系統,導致糖尿病患者更容易感染,並且可能出現皮膚癢的情況。

7. 傷口癒合緩慢
糖尿病患者的傷口癒合速度通常較慢,因為高血糖會損傷血管和神經,影響血液循環和神經功能。

預防糖尿病方法

1. 保持健康的體重
過重和肥胖是糖尿病的主要風險因素之一。通過保持健康的體重,您可以降低患糖尿病的風險。

2. 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
飲食習慣對於預防糖尿病至關重要。選擇低GI值的食物、多攝取高纖維、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等,可以幫助降低血糖水平。

飲食習慣對於預防糖尿病至關重要。

3. 運動
運動有助於降低血糖水平,促進體內的胰島素利用。通過每天運動30分鐘,可以幫助預防糖尿病。

4. 減少飲酒
過量飲酒可能會增加患糖尿病的風險,因此應該限制酒精攝入量。

5. 戒煙
吸煙可能會增加患糖尿病的風險,因此應該避免吸煙或戒煙。

吸煙可能會增加患糖尿病的風險。

6. 定期接受健康檢查
如果您有家族糖尿病史或有其他糖尿病風險因素,請定期接受健康檢查,以便早期發現和治療糖尿病。

糖尿腳是甚麼?

糖尿腳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見的足部問題,會導致他們出現細菌感染、壞疽與潰瘍。由於糖尿病會影響血液循環和免疫系統,因此降低患者的自癒能力,而隨著時間過去,糖尿病可能會損害身體任何部位的感覺神經(即糖尿病性神經病變),而腳和腿部的神經是最容易受到影響的。當足部的神經和血管受損時,就會引發麻木、刺痛、疼痛或感覺喪失的不適感。
糖尿腳會分為數個階段,而這些階段但會根據傷口的深度與組織壞死範圍來決定。

糖尿腳症狀/階段

糖尿腳會分為數個階段,而這些階段但會根據傷口的深度與組織壞死範圍來決定,病發初期並無出現明顯症狀,但如果沒有及時處理,患者會逐漸出現疼痛感,到最後皮膚出現潰爛等情況,一旦這種情況發生可能就需要面臨手術治療。

糖尿腳階段 症狀
隱形期階段(0級):皮膚無潰瘍跡象 患者的局部皮膚浮腫、足部會出現麻木、遲鈍、疼痛感,並在夜間較為明顯。
初期階段(1級):皮下表面或組織開始潰瘍 足底或足背開始出現水泡或血泡,時常會出現凍傷、燙傷、雞眼等,導致足部經常發生損傷或潰瘍,並伴有紅腫。
中期階段(2級-3級):潰瘍加深並伴隨膿腫,反覆出現 足部反覆感染,且感染程度進一步加深,皮下組織已遭到損壞,形成組織炎症。如無及時控制,感染將會蔓延,膿性分泌物也會增多,導致分泌物發臭。
重度階段(4級-5級)局部性壞疽、大面積潰瘍 重度期階段的糖尿腳會出現更深一步的感染,足部肌肉、肌腱、韌帶嚴重破壞,膿性分泌物與壞死組織增多,已經出現大面積的損壞組織,且明顯看到骨與關節遭受破壞,腳趾已經出現壞死情況。

 

📍 Follow我們的IG urbanlife.hk

🔔 訂閱我們的 Youtube頻道 UrbanLifeHealth生活新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