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港大醫學院研究:打第3針或4針復必泰或科興100天後 對預防Omicron感染有效性迅速減弱
新型冠狀病毒Omicron變異株具有高度的傳播及免疫逃逸能力。港大醫學院最新研究發現打三劑復必泰或科興疫苗在接種疫苗後短期內預防Omicron感染的有效性分別為48%及30%。第四劑的有效性比第三針更強。由於防止病毒感染也能防止其傳播,此項研究也是首批證明疫苗可防止Omicron傳播的研究之一。然而,在接種後100天,疫苗針對Omicron感染的有效性迅速減弱。此外,研究人員估計,在2022年1月1日至7月31日期間,本港人口逾45%已受到Omicron變異病毒株感染。
打3針/4針100天後對預防Omicron有效性減弱
2022年1月1日至7月31日期間,本港經歷了史無前例、主要由 Omicron BA.2 亞變異株引起的第五波疫情。由於2022年之前本地新冠傳播極低,在第五波疫情開始時,本港人口對新冠病毒的免疫力幾乎完全來自疫苗接種。
雖然現時文獻已有大量數據顯示新冠疫苗可有效預防嚴重疾病、住院和死亡,但只有少量研究探討疫苗在預防Omicron變異株感染方面的有效性。預防感染本身亦意味著預防無症狀或有症狀的病毒傳播。
港大醫學院公共衞生學院、醫衞大數據深析實驗室(D24H)和免疫與感染研究中心(C2i)成員組成的國際研究團隊,與香港紅十字會輸血服務中心合作,首次估算新冠疫苗於現實世界針對 Omicron 變異病毒株感染的有效性。研究人員首先對5,310名捐血者和志願者進行大型社區血清學普查,並將普查結果與來自全港污水監測的新型冠狀病毒載量數據結合。研究人員從而估算 (i) 接種三劑和四劑復必泰或科興疫苗後100天內對所有Omicron BA.2感染的疫苗有效性,及 (ii) 2022 年1月1日至 2022年7月31日期間香港的COVID-19累計感染率。研究人員亦研發了針對新型冠狀病毒核衣殼 (Nucleocapsid) 或開放閱讀框 8 (Open Reading Frame 8) 蛋白的 ELISA IgG 檢測;後者專門用於釐別科興疫苗接種者的感染史。
研究人員估計,在接種疫苗後七天,三劑和四劑復必泰在預防 Omicron 感染的有效性分別為48%和69%,到疫苗接種後100天時,有效性分別降至26%和35%。
三劑和四劑科興在接種七天後的有效性分別為30%和56%,到疫苗接種後100天時分別下降至6%和11%。
同時,研究人員發現,在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7月31日期間,本港累計逾45%人口受到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即感染攻擊率為 45%)。相應地,核酸檢測及抗原快測共確定少於41%的累計感染。
即睇更多人氣文章:
【舒淇馮德倫大曬放閃圖】46歲舒淇頭上現白髮 網民大讚:女神很真實!毫不畏懼展現自己變老的事實
【遺愛人間】51歲男子除夕腦死亡、捐出全部器官 逾百名醫護初二銷假趕回醫院救20人重生
Photo from 港大醫學院
加強劑在短期內有效預防Omicron BA.2感染
是項研究結果表明,以信使核糖核酸 (mRNA) 或滅活疫苗平台作為加強劑可在短期內有效預防新型冠狀病毒 Omicron BA.2 變異株感染。此研究結果也與多項證明新冠疫苗能有效預防嚴重疾病和死亡的研究脗合。
因此,有效使用加強劑(例如已更新的二價 mRNA 疫苗)可於具威脅的新型變異株引起感染浪潮前快速提高人口免疫力。此外,直至2022年7月,本港的累計感染率較其他海外地區低。這突顯了除疫苗接種外,持續的公共衞生和社會措施(例如佩戴口罩)對減少病毒傳播的重要。
研究結果現已發表於《自然醫學》期刊 。這項研究由港大醫學院公共衞生學院及香港科技園醫衞大數據深析實驗室 (D24H) 董事總經理兼科研總監胡子祺教授及港大醫學院公共衞生學院及香港科技園免疫與感染研究中心 (C2i) 聯席董事總經理裴偉士教授共同領導。研究團隊還包括港大醫學院公共衞生學院名譽臨床教授及香港科技園 D24H 實驗室榮譽科研總監梁卓偉教授;醫院管理局香港紅十字會輸血服務中心李卓廣醫生;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許樹昌教授;美國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病理學與免疫學系 Gaya Amarasinghe 教授;港大醫學院公共衞生學院劉浩然博士;港大醫學院公共衞生學院梁詩敏博士;澳洲墨爾本大學 Peter Doherty 感染與免疫研究所和港大巴斯德研究中心 Sophie Valkenburg 博士;日本石川縣立大學森正之博士;美國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病理學與免疫學系Chao Wu博士;港大醫學院公共衞生學院劉卓行、鄭武雙、曾志恒、任泳姿、黃琬茹、關啟衡、柴逸雄 和 盧凱琪,以及港大巴斯德研究中心 Asmaa Hachim。
研究團隊感謝香港紅十字會輸血服務中心及5,310名捐血者和志願者的支持和踴躍參與。研究團隊亦感謝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機構對研究的支持: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及環境保護署。這項研究得到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醫務衞生局醫療衞生研究基金(COVID190126)、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創新科技署 AIR@InnoHK 和 C2i,以及香港特別行政區主題研究計劃的支持。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Text: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
Photos: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