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UrbanLife 健康新態度 app
【貝類中毒】紅潮可污染貝類海產致中毒 毒素集中於消化腺及生殖腺(附高危貝類)

【貝類中毒】紅潮可污染貝類海產致中毒 毒素集中於消化腺及生殖腺(附高危貝類)

健康飲食 健康煮食
By Amber on 11 Jun 2021
Reporter

隨著氣溫逐漸升高,沿海地區有可能會出現紅潮,而在範圍的貝類海產可能因此而積聚毒素,一旦誤食可引致食物中毒、甚至死亡。毒素主要集中在消化腺及生殖腺,即了解較高危的貝類。

如果誘發紅潮的藻類(如雙鞭毛藻)產生毒素,會經由食物鏈積聚在魚貝類體內。Photo from Red tide causes fish to wash up dead on Delnor-Wiggins Pass State Park beach in Naples, Florida

紅潮即是當細小浮游藻類大量繁殖,引起海水變成紅色或棕色,並非所有紅潮現象均會產生有毒物質,但由於現代化發展,沿海地區誘發紅潮現象的主要成因大多出自人類排放的廢棄污染物所致。當人們接觸紅潮的水可引致眼、鼻、皮膚或呼吸道不適,亦會危及海洋生物的生存。如果誘發紅潮的藻類(如雙鞭毛藻)產生毒素,經由食物鏈積聚在魚貝類體內,人們一旦誤食這些含毒素的魚貝類,輕則可致胃腸炎不適等食物中毒症狀,重則有死亡風險。

了解高危貝類

當貝類海產進食了有毒藻類或與有毒藻類共生,則可能會在體內蓄積貝類毒素,在中國,近幾年發現的高危貝類海產主要是貽貝(俗稱青口、海虹、淡菜等),其次是生蠔、扇貝及花蛤稱等濾食性貝類。在貝類各組織內所積聚的毒素含量亦有所差異,毒素主要集中在貝類的消化腺及生殖腺內。

毒素主要集中在貝類的消化腺及生殖腺內。Photo from Bivalves (clams) on the fish market in Venice, Italia

四種貝類中毒

1/麻痺性貝類中毒
2/下痢性貝類中毒
3/神經性貝類中毒
4/失憶性貝類中毒

麻痺性貝類中毒最為常見。麻痺性貝類中毒的症狀包括口部及四肢痲痺,刺痛,胃腸不適等,症狀通常於進食受污染貝類後的數分鐘至數小時內出現,嚴重時可出現吞嚥困難、呼吸系統停頓,甚至可以致命。

由於貝類毒素無色、無味,因此沒法以外觀去判斷貝類是否含有毒素,且加熱或加工程序亦不能將其消除。當貝類海產受毒素污染,在烹煮過程中,有機會轉移到汁液當中,進食後可危害健康。

五個進食小貼士

1/處理貝類時,先刷洗其外殼,並要清除內臟及生殖腺
2/食用貝類海產前應徹底煮熟
3/避免飲用烹煮貝類海產的汁液
4/保持均衡飲食,每次進食的貝類海產數量不宜過多
5/食用後貝類海產後如出現噁心、嘔吐、腹瀉、四肢肌肉麻痹等症狀,應立即往醫療機構治療

Text:UrbanLifeHealthEditorial
Photos:UrbanLifeHealthEditorial
Source:澳門食品安全廳

📍 Follow我們的IG urbanlife.hk

🔔 訂閱我們的 Youtube頻道 UrbanLifeHealth生活新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