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UrbanLife 健康新態度 app
【SEN學生評估】中大研拍「眼底相」測自閉症風險 數分鐘有結果識別率逾9成

【SEN學生評估】中大研拍「眼底相」測自閉症風險 數分鐘有結果識別率逾9成

健康資訊 醫療新聞 醫學專科 眼科
By Amber on 05 Jan 2021
Reporter

自閉症患者愈早接受治療,治療效果愈好。中大醫學院研發出「全自動視網膜圖像分析(ARIA)」技術,技術,透過拍攝「眼底相」識別兒童的視網膜特徵,以評估患有自閉症的風險,過程只需數分鐘,識別能力達91%。

中大醫學院成功研發利用「全自動視網膜圖像分析」技術,透過拍攝「眼底相」識別兒童的視網膜特徵,計算他們罹患自閉症的風險。Photo from 中大

自閉症是一種極為複雜的神經發育障礙,患者的生活自小已受多方面影響,包括社交、溝通和處理感官信息的能力等,愈早介入可達到愈好的治療效果。中大團隊表示,現時自閉症的診斷主要依靠問卷及跨專業團隊進行評估,評估時間一般較長,亦因為缺乏客觀的篩查方法,導致患者於幼兒時期容易被延遲診斷,甚至誤診。

過往已有研究指出,視網膜神經纖維層變薄與高功能自閉症和阿斯伯格綜合症(Asperger Syndrome)息息相關,顯示視網膜圖像或可為自閉症的分類提供關鍵信息,有助制定自閉症的客觀衡量指標。有見及此,中大醫學院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臨床研究及生物統計中心開發了用於計算自閉症風險的「全自動視網膜圖像分析(ARIA)」技術。

視網膜血管是唯一可見的血管,透過儀器拍攝的「眼底相」,可以反映心臟血管及腦部健康。Photo from 中大

研究人員從匡智會屬下的特殊學校招募了46名6至17歲自閉症患者個案,並另外邀請23名年齡及性別配對的普通兒童參與研究。研究人員利用儀器為所有參加者拍攝他們的視網膜圖像(俗稱「眼底相」),並透過ARIA技術進行分析。研究結果發現,自閉症患者的視盤及視杯直徑明顯增大,而ARIA技術辨識自閉症患者的靈敏度及識別能力分別達96%及91%。

領導有關研究的臨床研究及生物統計中心主任徐仲鍈教授表示:「此客觀評估技術有望可在社區進行自閉症篩查,成為臨床及行為評估前一種有效的風險評估工具。」團隊下一步研究方向希望針對2至6歲年齡層,現正招募2至6歲確診或懷疑患有自閉症的幼兒拍攝眼底相。

Text :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
Photos 、Source: 中大

📍 Follow我們的IG urbanlife.hk

🔔 訂閱我們的 Youtube頻道 UrbanLifeHealth生活新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