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UrbanLife 健康新態度 app
【大腸癌檢查】大腸癌內鏡黏膜下剝離術有穿孔風險 中大首創內鏡手術機械人減風險

【大腸癌檢查】大腸癌內鏡黏膜下剝離術有穿孔風險 中大首創內鏡手術機械人減風險

醫學專科 腫瘤科
By Amber on 15 Sep 2020
Reporter

大腸癌在本港致命癌症中排第二位,內鏡黏膜下剝離術通常用於早期大腸癌患者,但如醫生手術經驗不足,穿孔風險較高。中大今年5月成功運用機械人完成內鏡黏膜下剝離手術,為全球首例。

中大今年5月成功運用機械人完成內鏡黏膜下剝離手術,為全球首例。Photo from 中大醫學院

內鏡黏膜下剝離術(簡稱 ESD)是一種以微創內鏡介入治療方式,用於醫治早期的消化道癌症。其最大的優點是可以讓病人保留完整的器官。在香港,經大腸癌篩查計劃而確診的個案超過六成屬早期患者沙田威爾斯親王醫院內鏡中心在2019年就為超過150名患上早期大腸癌的病人進行大腸 ESD 手術。

中大醫學院外科學系結直腸外科組吳兆文教授表示:「ESD 可以將整塊附於黏膜的病變組織,連同周邊邊緣及黏膜下的病變組織一併切除,徹底根治癌症,減低復發機會。不過 ESD 手術時間長,倘若由經驗較淺的內鏡技師進行程序,或會增加手術期間出現腸道流血、穿孔的風險。」

由於結直腸長而彎曲,加上腸壁較薄,有較高的穿孔風險。ESD 其中一個技術困難在於欠缺方法掀開及拉高病變組織依附的黏膜,在運用內鏡進行黏膜下切割時,醫生或內鏡技師需要花費大量時間保持黏膜層的視野清晰。

團隊至今已成功運用新技 術為6名病人進行大腸 ESD。Photo from 中大醫學院

中大醫學院由2010年起與新加坡合作開發機械人內鏡平台,最近開發的第二代平台 「EndoMaster EASE」配置了內鏡系統,配有兩隻裝上微型抓手及微型切割刀的伸縮機械臂,一邊機械臂負責拉高切割平面,另一邊可以同時進行切割,今年5月在香港完成第一個個案。

中大賽馬會微創醫療技術培訓中心主任趙偉仁教授表示:「團隊至今已成功運用新技術為 6 名病人進行大腸 ESD,沒有穿孔個案。病人於手術後一天可以開始進食及術後兩天出院。」團隊將繼續招募合適病人參與測試。

Text :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
Photos :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中大醫學院
Source:中大醫學院

📍 Follow我們的IG urbanlife.hk

🔔 訂閱我們的 Youtube頻道 UrbanLifeHealth生活新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