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UrbanLife 健康新態度 app
【口腔癌症狀】長期生痱滋勿輕視!有可能是口腔癌先兆?

【口腔癌症狀】長期生痱滋勿輕視!有可能是口腔癌先兆?

醫學專科 牙科
By Chelsea on 26 Mar 2020
Digital Editor

相信不少人都試過生痱滋,雖然患處面積細小,但所引起的刺痛感卻令人十分難受。而如果痱滋於3周內仍未康復,更有可能是患上口腔癌的先兆,絕對不能輕視!

痱滋(或「飛滋」)其實是「復發性口瘡」,是出現在口腔軟組織上的潰瘍,例如面頰、口唇、喉嚨黏膜、以及舌頭表面。

口腔癌有何徵狀?

痱滋(或「飛滋」)其實是「復發性口瘡」,是出現在口腔軟組織上的潰瘍,例如面頰、口唇、喉嚨黏膜、以及舌頭表面。當受到辛辣、鹹、酸等味道濃郁的食物刺激,或者觸碰到痱滋,患處就會感到疼痛,而唾液也會增多。

一般情況下,痱滋會在1周至2周內痊癒,但若口腔內經常出現痱滋,或患處超過3周以上還未癒合,就要注意可能是口腔癌的前期警號,代表口腔內可能出現惡性腫瘤,部位可以包括唇、頰黏膜、牙齒、舌頭下方的口腔底部、前2/3的舌頭、口腔頂部的前面部分(硬顎)、牙齦以及臼齒後方的小區。其他徵狀亦包括:

一般情況下,痱滋會在1周至2周內痊癒,但若口腔內經常出現痱滋,或患處超過3周以上還未癒合,就要注意可能是口腔癌的前期警號。

—口腔內部或周圍出現腫脹、硬塊、脫皮、顏色有變

—出現長期不癒合的口腔黏膜潰瘍(持續超過2周以上)

—口腔內或附近有不明原因麻痺、疼痛感

—口腔內不明原因出血

—牙齦、舌頭或嘴巴出現白斑或紅斑

—舌頭活動能力下降

—頸部出現腫塊

—咀嚼或舌嚥困難

—牙齦腫脹

mouthwash

如何預防口腔癌?

口腔癌主要是由口腔黏膜的鱗狀細胞癌所引起,令口腔內的硬或軟組織出現不正常的增生或病變,如出現惡性腫瘤就即確診為口腔癌。然而,醫學界目前還未確定口腔腫瘤的成因,但一般而言,透過以下6種方法都可進一步預防口腔癌,避免口腔腫瘤的形成:

1、避免吸煙

世界衞生組織早將香煙列為「第一類致癌物」,而美國國家癌症研究院(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的研究亦曾指,有80%至90%的口腔癌都與吸煙有關。由於吸煙能夠直接刺激口腔黏膜,慢慢就會演變成口腔惡性細胞,加上香煙在燃燒時會釋出超過60種致癌物質,令身體修復損壞基因的能力大減,繼而促使細胞基因突變,令患癌風險大增。

2、避免飲酒

與煙草一樣,酒精飲品中的「乙醇」及與飲酒有關的「乙醛」都同被世界衞生組織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列為「第一類致癌物質」,與電離輻射、石綿屬同一類別,對人體有一定的致癌性。由於酒精中的乙醇及乙醛會破壞「脫氧核糖核酸」(DNA)、增加雌激素的水平,如有飲酒習慣的人同時亦有吸煙,酒精更會幫助釋出煙草中的致癌物,增加患癌風險。

有研究就指超過6成牙刷都會沾上糞便物質,當中某部分更能致病。

3、小心選購漱口水

不少人為了保持口腔衛生,都會使用漱口水漱口。不過,於選購漱口水時就要小心,因為當中的防腐劑、酒精、化學物等物質,於長期使用之下有機會會破壞口腔黏膜,導致發炎或引起潰瘍,同樣都會增加患上口腔癌的機會。

4、正確使用假牙

大小不合的假牙若容易搖晃,有機會令口腔黏膜受損,增加患上口腔癌的風險。使用假牙時,應注意其壽命,亦應每年到牙科診所作檢查,以免假牙長時間與牙齦及口腔摩擦或對牙齦或牙肉造成壓迫,引起潰瘍情況。

智慧齒生長得不好,例如橫向生長、斜向生長,常見會引起蛀牙、發炎、腫痛等,有些情況更加會出現病變,形成水瘤或良性腫瘤。

5、定期作口腔檢查

港大牙醫學院口腔頜面外科臨床教授Peter Thomson於去年曾指,口腔癌患者於過去20年增加7成,建議45歲以上的高危人士應定期進行口腔檢查。由於口腔癌不像其他癌症需靠儀器診斷,牙醫可早在「癌症前期」階段識別出口腔癌的徵狀,以視診方式檢查口腔內、外異樣。

6、勿進食過熱食物或飲料

世界衞生組織將溫度超過65度的飲料及食物列為「2A級致癌物」,能夠對身體造成直接影響,尤其容易增加患上口腔癌和食道癌的機會。由於口腔黏膜十分脆弱,過熱的食物或飲料有機會可以灼傷口腔,輕則造成短暫麻痺、疼痛,嚴重的更可引致發炎、潰瘍或出血,當口腔黏膜被破壞,就有機會讓食物中的致癌物進入黏膜底層,形成癌症病變。

Text: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
Photos: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
Source:衛生署、台灣國民健康署

📍 Follow我們的IG urbanlife.hk

🔔 訂閱我們的 Youtube頻道 UrbanLifeHealth生活新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