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UrbanLife 健康新態度 app
【糖尿病警號】小腿現「啡色斑點」以為撞瘀?6旬漢忽略1症狀、半年後需洗腎!

【糖尿病警號】小腿現「啡色斑點」以為撞瘀?6旬漢忽略1症狀、半年後需洗腎!

健康資訊 健康生活
By Pinky on 28 Oct 2025
Digital Content Writer
A sad soul can be just as lethal as a germ.

糖尿病,若未能妥善控制,其併發症可謂「由頭到腳」,影響遍及全身。台灣一名腎臟科醫生,近日便分享了一宗令人惋惜的案例:一名60歲的糖尿病男子,因忽略了小腿皮膚上的一種異常斑點,半年後求醫時,糖尿病已嚴重侵襲全身,最終需要依賴洗腎維生。

名60歲的糖尿病男子,因忽略了小腿皮膚上的一種異常斑點,半年後求醫時,糖尿病已嚴重侵襲全身,最終需要依賴洗腎維生。

10年糖尿「健康債」

腎臟科醫生洪永祥分享,該名60歲男子,確診二型糖尿病已有十年。但因工作忙碌,加上誤信「食西藥傷身」的觀念,他平日不僅沒有規律服藥,更從未進行過任何抽血或驗尿檢查,對自己的血糖、腎功能狀況,可謂一無所知。直至近日,他因出現頭暈、視力模糊及小便有泡沫等症狀,才前往醫院求診。

小腿上的「瘀血」?竟是併發症警號

醫生為其檢查時發現,除了下肢水腫外,其雙腳小腿前方的皮膚(脛骨前),佈滿了大量深淺不一、大小不等的褐色斑點。男子表示,這些斑點已出現多年,近兩年更越來越多,但他一直以為,只是自己不小心碰撞造成的普通瘀血,因不痛不癢,便未有在意。

然而,醫生卻指出,這種被稱為「糖尿病脛前黑斑」(Diabetic Dermopathy),俗稱「糖斑」的皮膚變化,絕非普通瘀傷。它的出現,通常代表患者的血糖控制極差,全身的微細血管與神經,已受到糖尿病的長期損害,更是各種嚴重併發症,即將或已經開始侵襲全身的危險信號。

果不其然,後續的詳細檢查證實,該名男子不僅已出現嚴重的蛋白尿、腎功能衰退至末期(第五期),更同時患有冠心病、高血壓、視網膜病變、周邊神經病變,以及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最終,他在半年內,便需要開始洗腎以維持生命。

拆解「糖斑」的成因與特徵

為何糖尿病會引致這種獨特的皮膚斑點?洪醫生解釋:

  • 成因: 長期高血糖,會損害微細血管及神經,導致皮膚局部血液循環及氧氣供應不足。此時,即使只是受到輕微的刺激(如蚊叮、碰撞),亦會因修復能力下降,而留下難以消退的色素沉澱。
  • 特徵: 早期可能只是不痛不癢、邊界清楚的小紅疹;後期則會演變成直徑約5至12毫米、形狀不規則的萎縮性褐色斑點,常見於小腿前方皮膚較薄的位置。

醫生教你5招逆轉血管健康

洪醫生強調,「糖斑」的出現,是身體發出的早期警號,提醒患者必須立即正視血糖控制問題。雖然「糖斑」本身通常無需特別的手術處理,但透過積極控制血糖及改善血液循環,仍有機會逆轉潛在的血管病變,預防更嚴重的併發症。他建議可從以下五方面入手:

  1. 嚴格控制血糖: 務必遵從醫囑,規律服藥或使用胰島素,將糖化血色素(HbA1c)控制在7.0%以下。
  2. 促進下肢循環: 每日可進行下肢熱敷或浸泡溫水;並配合快走、慢跑等有氧運動,增加血液供應。
  3. 改善微血管功能: 在醫生指導下,或可使用低劑量阿士匹靈等藥物;飲食上,則可多攝取魚油、橄欖油等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
  4. 攝取抗發炎食物: 多吃不同顏色的天然蔬果,攝取豐富的植化素,以對抗體內的慢性發炎。
  5. 加強皮膚保養: 選用溫和的清潔產品,並每日塗抹具修復功效的保濕乳液(如含神經醯胺、表皮生長因子等成分),以保護脆弱的皮膚。

Text :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
Photos :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

📍 Follow我們的IG urbanlife.hk

🔔 訂閱我們的 Youtube頻道 UrbanLifeHealth生活新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