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UrbanLife 健康新態度 app
【癌症治療新突破】養和推「全方位癌症基因組檢測」 63歲肺癌病人復發標靶藥出現抗藥性、基因檢測後轉藥病情好轉

【癌症治療新突破】養和推「全方位癌症基因組檢測」 63歲肺癌病人復發標靶藥出現抗藥性、基因檢測後轉藥病情好轉

健康資訊 醫療新聞
By Pinky on 21 May 2025
Digital Content Writer
A sad soul can be just as lethal as a germ.

癌症治療領域正迎來重大革新,香港養和醫院癌症中心近年積極推動院內全方位的癌症基因組檢測服務,透過「基因及染色體雙重解碼」的尖端技術,為癌症患者提供更精準的個人化治療方案,為患者在困境中帶來新希望 。該服務收費為 4 萬元。截至今年 4 月約有 20 名病人使用該服務。

香港養和醫院癌症中心近年積極推動院內全方位的癌症基因組檢測服務,透過「基因及染色體雙重解碼」的尖端技術,為癌症患者提供更精準的個人化治療方案,為患者在困境中帶來新希望 。

基因透視技術更快更準掌握治療先機

自2024年11月起,養和醫院成為全港首間及唯一一所提供一站式院內「綜合性癌症基因組學檢測」(Comprehensive Genomic Profiling, CGP)服務的私家醫院 。相較於將樣本送往海外化驗,院內檢測能將檢驗時間由約一個月大幅縮短至兩星期 。更重要的是,院內團隊能更有效管理和運用珍貴的組織樣本,避免不必要的重複活檢 。同時,養和的腫瘤科及病理學專科醫生能直接溝通並深入分析檢測報告,從而為患者迅速制定最合適的個人化治療方向 。

CGP結合細胞遺傳學、精準鎖定治療靶點

「綜合性癌症基因組學檢測」(CGP)採用先進的次世代基因排序技術(NGS),能於單一檢測中分析多達 335 種與癌症相關的基因,從而找出關鍵的癌症生物標記,例如腫瘤突變負荷(TMB)和微衛星不穩定性(MSI)等 。這有助醫生識別出「可對症下藥」的基因變異,引導個人化治療選擇,分析潛在抗藥性,並評估預後情況 。

為求更全面地剖析癌症,養和醫院進一步結合了「細胞遺傳學」(Cytogenetics)檢測。此技術通過核型分析及熒光原位雜交(FISH)等方法,專門檢測染色體的結構和數目異常 。部分癌症的致病機制可能源於基因層面以外的染色體變異(例如白血病和淋巴瘤常見的染色體易位) 。透過CGP與細胞遺傳學的「雙劍合璧」,醫生能更深入理解每個癌症個案的獨特性,從而制定出療效更佳、預後更明確的個人化治療方案 。

「綜合性癌症基因組學檢測」(CGP)採用先進的次世代基因排序技術(NGS),能於單一檢測中分析多達數百個與癌症相關的基因,從而找出關鍵的癌症生物標記,例如腫瘤突變負荷(TMB)和微衛星不穩定性(MSI)等 。

63歲肺癌病人復發、標靶藥出現抗藥性

臨床案例已證明,精準的基因及染色體檢測能為癌症治療帶來突破。例如,對於已產生抗藥性的晚期肺癌患者,CGP檢測有助找出導致抗藥性的新基因突變,從而指導醫生轉換更有效的標靶藥物,讓病情重新受控 。對於年事已高、不適合傳統化療的癌症患者,CGP亦可能找到特定的基因標記(如BRCA基因突變或高腫瘤突變負荷),提示患者或能受惠於副作用較輕微的標靶治療或免疫治療,為患者在困境中帶來新希望 。

中心方面分享了一宗真實個案:一名63歲的張先生不幸罹患肺癌,初期透過標靶藥物成功控制病情。然而,其後癌細胞不幸產生抗藥性,令治療一度陷入樽頸。醫療團隊隨即為他安排進行「綜合性癌症基因組學檢測」,此先進技術精準地找出了導致抗藥性的特定基因變異。團隊據此為張先生轉換了另一種更合適的標靶藥物後,其病情最終得到顯著改善,重燃治療希望。

應用AI縮短報告時間

養和醫院積極推動臨床科研及藥物測試,並與全球各大醫療學術機構合作,不斷引入及發展最新的癌症治療技術 。其分子病理化驗室亦不斷引入如Sanger Sequencing及次世代基因排序系統等先進設備,致力於臨床診斷的應用與發展 。近年,人工智能(AI)亦開始應用於細胞遺傳學分析,有助節省人手並縮短報告時間,進一步提升檢測效率 。

Text :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
Photos :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

📍 Follow我們的IG urbanlife.hk

🔔 訂閱我們的 Youtube頻道 UrbanLifeHealth生活新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