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UrbanLife 健康新態度 app
【全身麻醉】麻醉後會一睡不醒?會令記憶力下降?解答麻醉科7大迷思

【全身麻醉】麻醉後會一睡不醒?會令記憶力下降?解答麻醉科7大迷思

醫療專欄 專科醫生
By Pinky on 22 May 2024
Digital Content Writer

麻醉科作為醫療領域中不可或缺的一環,負責確保手術期間患者的無痛和安全。然而,這個關鍵領域經常被誤解,充滿著各種迷思。這些迷思可能源於電影、小說,或者社會上的謠言,它們為麻醉科增添了神秘感,同時也造成了公眾對麻醉科的誤解。今次有麻醉科專科蘇嘉雯醫生解答7大麻醉科的迷思,解析其中的誤解。

Text:麻醉科專科蘇嘉雯醫生

電影、小說經常出現的麻醉科通常講得神祕,同時也造成了公眾對麻醉科的誤解。今次醫生解答7大麻醉科迷思。

迷思一|哪些手術需要全身麻醉?

全身麻醉是一種使患者進入無意識狀態並達到無痛的麻醉方式,通常在以下情況下使用:

  1. 大型手術:需要進行長時間且複雜的手術,例如心臟手術、腦部手術、胸腹部手術或脊椎手術。這些手術通常需要患者完全失去意識,以確保手術順利,安全和舒適。
  2. 嚴重創傷患者:當患者遭受重大外傷,如交通事故、工業意外或燒傷,需要進行緊急手術以拯救生命或修復組織損傷時,全身麻醉通常是必須的方法。
  3. 兒科手術:由於兒童通常難以配合和安靜,全身麻醉在兒科手術中非常常見。這可以確保手術的順利和病人的舒適。
  4. 精細部位的手術:某些手術可能在很精細的區域進行,例如某些眼科手術和耳科手術等,全身麻醉可以確保患者在這些區域進行手術時能保持靜止
  5. 非常焦慮或不能控制自己的病人:某些患者可能對手術過程感到極度恐懼或焦慮,也有些人可能因腦退化或神智問題而未能合作。全身麻醉可以確保患者在安全舒適的情況下完成手術。

是否選擇全身麻醉還是其他麻醉方法,如局部麻醉或局部麻醉加深度鎮靜,取決於手術的性質、患者的個別情況以及醫療團隊的專業判斷。麻醉醫生和外科醫生將根據患者和手術的需要來選擇最適合的麻醉方法。

迷思二|麻醉後會不會一睡不醒?

要接受麻醉而感到擔憂是很正常的,其中一個最常見的擔憂就是是否會在麻醉後一睡不醒。然而,麻醉後一睡不醒是一個極度罕見的情況。現代麻醉技術是非常安全和精確,醫生和護士在麻醉過程中會密切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徵,包括心率、血壓、呼吸等。他們也會根據患者的年齡、體重、健康狀況等因素來調整麻醉藥物的劑量。如有任何突發情況,麻醉科醫生會立刻做出反應,以確保病人安全,能在手術後平安醒來。

全身麻醉藥物的主要作用是抑制中樞神經系統,使患者處於無痛和昏迷狀態,從而讓醫生進行手術或其他治療。全身麻醉藥物當中包括麻醉氣體和靜脈注射的藥物。這些藥物在麻醉過程中會暫時抑制大腦中負責意識和覺醒的部分,從而讓患者處於無意識的狀態。

然而,麻醉過程中的藥物在手術結束後會被清除出體內,使患者逐漸恢復清醒。麻醉團隊會確保在手術結束後患者逐漸恢復自主呼吸和醒覺。此外,有時候還會使用特定的藥物來促進清醒和恢復,以確保患者能夠安全地醒來。通常患者於全身麻醉之後 5 至 10 分鐘就會甦醒。

迷思三|麻醉過後一般會有什麼副作用?

麻醉過後,一般會出現一些暫時性的副作用。這些副作用可能因個人差異和手術的性質而有所不同,但通常在幾個小時或幾天內自行消失。其中一個常見的副作用是噁心和嘔吐。麻醉團隊通常會在手術過程中給予止吐藥物,以減輕這些不適感。

麻醉過後可能會感到嗜睡或疲倦。這是由於麻醉藥物的影響以及手術過程本身對身體的壓力所致。患者需要充足的休息和恢復時間,以幫助身體恢復正常狀態。

除了上述常見的副作用,還有一些較少見但可能出現的副作用,如肌肉疼痛、喉嚨痛、思緒混亂或記憶力模糊等。這些副作用通常是暫時的,並在幾分鐘,幾小時至幾天內自行消失。

重要的是,患者應該及時向醫療專業人員報告任何不適或副作用,以便他們能夠評估情況並提供必要的治療。麻醉團隊通常會建議術後適當的飲食、活動和提供止吐止痛藥,以幫助患者順利度過麻醉後的恢復過程。

迷思四|全身麻醉會令記憶力下降?

經常有人說麻醉會令人變蠢,又有些人說麻醉會令記憶力變差。然而,暫時並未有研究顯示全身麻醉會令記憶力下降。但是,我們臨床觀察到一些病人於全身麻醉後,記憶力會出現暫時性的影響。這種影響通常是短暫的,且在麻醉藥物從體內完全清除之後逐漸恢復正常。

這種記憶力下降的影響稱為麻醉後認知功能障礙,主要在年長的患者中更常見,特別是曾多次中風,本身有認知障礙和老人癡呆的病人。接受較長時間或複雜手術的人也比較容易有這些情況。

麻醉後認知功能障礙的症狀可能包括注意力不集中、思緒迷離、反應比平時遲鈍等。這些症狀通常在幾分鐘至幾小時消失。很少人會維持一個星期,而絕大部分會在三個月内恢復正常。

如果患者對麻醉後認知功能障礙感到擔憂,建議他們與麻醉醫生進行詳細的討論,以了解其風險和可能的影響。此外,一個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飲食和身體活動,也可以幫助促進記憶力和認知功能的恢復。

迷思五|麻醉時要「數到 10」?

電視劇中的手術場面經常會出現病人躺在手術床上接受麻醉,然後需要「數到10」的情景。其實「數到 10」是一個常見的描述,用於形容在麻醉過程中逐漸進入無意識狀態的感覺。然而,這個描述實際上是一種簡化和說明上的方法,並不代表麻醉的實際過程。

在麻醉過程中,麻醉醫生會使用適當的麻醉藥物,使患者進入無痛、無意識和無記憶的狀態。這些麻醉藥物的劑量和方式會根據患者的個人情況和手術的需求而有所調整。

在進行全身麻醉時,麻醉醫生有時會請病人「從1數到10」。這樣做的目的是分散病人的注意力和讓他們明白很快便會進入昏睡狀態。

很多時未「數到10」,他們已經進入了無意識狀態,對手術過程沒有記憶。因為麻醉藥物已經達到了足夠的水平,以抑制意識和記憶的形成。

每個人對麻醉藥的反應和體驗都可能有所不同。有些人會很快進入無意識狀態,有些人則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麻醉醫生會根據臨床經驗,因應每個患者的需要和反應來調整麻醉程序,以確保安全和舒適。

因此,雖然「數到10」這種描述方式在描述麻醉過程中的無意識狀態時很常見,但它實際上是一種簡化和說明的方式,並不能完全代表麻醉的實際過程。麻醉過程是由專業的麻醉醫生根據每個患者的個別情況進行評估和管理的。

迷思六|酒量好的人會比較難麻醉嗎?

一般而言,酒量好的人可能需要較大份量的麻醉藥物,因為他們的身體可能對麻醉藥物有較高的耐受性。酒精的化學物和麻醉藥物都能抑壓部分神經的相似受體,經常飲酒會令這些受體的耐受性提高,意味着他們可能需要較高劑量的麻醉藥物才能達到足夠的麻醉效果。

此外,酒量好的人可能對麻醉藥物的效果產生較大的個體差異。這需要麻醉醫生更加細心地監測和調整麻醉劑量,以確保達到適當的麻醉深度。

除了酒量,麻醉劑量是根據每個患者的個別情況和需求而定。麻醉團隊會根據患者的年齡、體重、手術類型、健康狀況和其他相關因素來決定麻醉劑量,以達到安全和有效的麻醉。

因此,對於經常飲酒的人,麻醉團隊會根據每個人的情況進行評估,病人應該告訴麻醉科醫生平時飲酒的習慣。

迷思七|麻醉後手術期間會甦醒嗎?

於麻醉中蘇醒的情況是非常罕見的,因為麻醉科醫生會一直密切監測着心跳、血壓、呼吸等反應去斷定麻醉深度。除了臨床經驗,麻醉科醫生還會用精密儀器去監測麻醉深度,例如分析病人呼出氣體成分,以確定麻醉深度。有需要時還可以觀察腦電圖。因此,麻醉科醫生會非常全面及小心地進行監察麻醉,病人不必過度擔心。

Text :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
Photos :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

📍 Follow我們的IG urbanlife.hk

🔔 訂閱我們的 Youtube頻道 UrbanLifeHealth生活新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