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UrbanLife 健康新態度 app
【大腸癌免疫治療】新型肯定比舊藥好?一文看清免疫治療原理+8大副作用

【大腸癌免疫治療】新型肯定比舊藥好?一文看清免疫治療原理+8大副作用

健康資訊 焦點新聞
By Bernice on 22 Feb 2024
Digital Editor

近年來,免疫治療作為大腸癌的新興治療方式受到了廣汎的關注。免疫治療與其他傳統的治療方法不同的是,其原理在於激活患者自身免疫系統,對抗腫瘤細胞,而並非通過治療殺死癌細胞。雖然免疫系統為癌症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但同時也伴隨著一些副作用,如,皮疹、疲勞、肌肉疼痛等。然而,雖然副作用存在,許多病例仍然取得了十分成功的機率,為大腸癌患者帶來希望。

免疫治療|目錄+快速連結

甚麼是免疫治療?

免疫治療是一種通過激活或加強人體自身免疫系統辨認癌細胞的能力,讓患者體內的免疫系統能夠重新辨識和攻擊癌細胞,而在這種過程中也會對正常細胞的影響較少,因此副作用相比其他治療也會較少。然而,免疫治療並非是最熱門的治療,因為這項治療仍有可能會導致免疫系統過度活躍,讓患者出現各種不適的副作用,如肌肉疼痛、不良皮膚反應等。

免疫治療適用於多種癌症,但其療效在不同癌症上存在差異,在大腸癌上也不例外。在癌症患者中,逾有15至20%的患者對免疫治療產生反應,但目前選用免疫治療的患者較多於晚期患者,或者是一些曾接受過一線治療後復發的患者。但,根據研究顯示,更多的癌症種類,如黑色素瘤、三陰性乳癌等,都可較早階段就使用免疫治療。

免疫系統的原理

人體的免疫系統是由多個器官與多種細胞所組成,它們能夠保護我們體內免受外來病毒、細菌與疾病入侵。當免疫系統正常運作時,它就有如我們體內的安全警衞,可以發現外來的異常細胞,如帶有病毒的細胞或異常分裂的細胞。一旦發現這些異常,免疫系統就會「通知」免疫系統前來攻擊這些外來異常。再者,免疫系統自帶記錄功能,它可以記住曾經攻擊過身體的細菌、病毒與異常細胞,而當這些外來病毒再次入侵時,免疫系統就能更加迅速的識別並採取行動,保護身體免受入侵。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Checkpoint inhibitors)能阻止癌細胞繼續阻礙T細胞的免疫系統,並同時重新激活T細胞,使癌細胞不能逃脫免疫治療攻擊。

免疫治療的原理

人體的免疫系統包括吞噬細胞與淋巴細胞,而淋巴細胞可再細分為T細胞與B細胞,T細胞可識別並攻擊入侵體內的細菌、病毒與出現異常分裂的細胞,而B細胞則可以製造抗體蛋白,並依附在入侵人體的外來細胞表面,協助T細胞識別異常細胞。然而,為了防止T細胞採取過度攻擊,從而影響體內的正常細胞,因此T細胞也自帶免疫檢查點蛋白,如PD-1、CTLA-4等,當T細胞面對正常細胞時,這些檢查點就會抑制T細胞的攻擊。

於此同時,就是因為免疫檢查點的出現,讓癌細胞有多種方法逃避免疫系統的攻擊,導致T細胞讓體內的免疫系統失效。這是因為癌細胞身體帶有一種PD-L1的分子,它可以通過結合T細胞的PD-1免疫檢查點並激活,讓T細胞受到抑制並無法對其展開攻擊,最終導致癌細胞在患者體內肆意生長,甚至擴散全身。

因此,為了防止癌細胞的「狡猾奸計」,免疫治療的出現讓患者燃起希望。免疫治療的種類有多種,當中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Checkpoint inhibitors)使用率較高,如PD-1/PD-L1抑制劑可截斷癌細胞的PD-L1與T細胞的PD-1免疫檢查點結合,從而阻止癌細胞繼續阻礙T細胞的免疫系統,並同時重新激活T細胞,使癌細胞不能逃脫免疫系統攻擊。

不僅如此,有研究指出,免疫治療也能夠「訓練」免疫系統,能夠讓免疫系統對癌細胞產生記憶。每當相同的癌細胞出現時,免疫系統就可以馬上自行做出反應,對癌細胞展開攻擊,且即使在治療完成後,免疫系統對癌細胞的記憶仍有效。

免疫治療8大副作用

免疫治療作為癌症治療的一大突破,受到了醫學界的關注。然而,與其他治療方法一樣,免疫治療也存在一些潛在的副作用。儘管這些副作用在一些患者上可能較輕微,但同時這些副作用可能也會為患者的生活上帶來極大的困擾,甚至對健康造成威脅。以下是免疫治療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副作用:

1. 皮膚出現紅腫、乾燥、水泡、破損、皮疹等

2. 皮膚可能會對陽光更加敏感

3. 疲勞、暈眩、發燒、頭痛或感冒症狀

4. 咳嗽或氣促所引起的呼吸困難

5. 肌肉疼痛

6. 腿部腫脹

7. 腹瀉

8. 荷爾蒙分泌轉變

免疫治療在大腸直腸癌上的進展

在這項治療上,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目前在治療大腸直腸癌時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而研究發現,在大腸直腸癌患者中,如帶有微衞星的不穩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H)時,對於一種叫做細胞程序性死亡蛋白1受體抑制劑的藥物特別有效。然而,微衞星的不穩定性主要是由於DNA修復基因的缺陷所造成的,而這些缺陷可能是先天性的,同時也有可能是後天因素所引起的。最常見的先天性缺陷則是由兩個重要的蛋白質(hMSH2和hMLH1)發生變異而失去其功能,還有其他蛋白質也可能會受到牽連,如hMSH6、hMLHI和hPMS2等。

另外,在體外細胞株的研究發現,因大腸直腸癌細胞中帶有微衞星不穩定性,因此會增加細胞程序性死亡蛋白1受體和配體的表達。故此,使用細胞程序性死亡蛋白1受體的抑制劑治療這類型的大腸直腸癌,在理論上會有良好的治療效果。另外,一項名為KEYNOTE-164的第二期臨床試驗中發現,其中有逾15至20%的第二期大腸直腸癌患者、10%的第三期大腸直腸癌患者以及5%的第四期大腸直腸癌患者存在錯配修復基因缺陷。雖然患有錯配修復基因缺陷的癌細胞比例不高,但這些患者使用免疫治療(Pembrolizumab)後的效果卻十分驚人,總體反應率為40%,無進展生存率為78%。

Text :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
Photos :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網上圖片
Source:香港綜合腫瘤中心、台灣癌症防治網

📍 Follow我們的IG urbanlife.hk

🔔 訂閱我們的 Youtube頻道 UrbanLifeHealth生活新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