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病成因】女性更易患自體免疫疾病、心臟病風險大增 57歲婦4度「通波仔」
女性心臟病死亡率持續居高不下,單在2021年,香港便有2919名女性死於心臟病,許多市民認為肥胖、患有代謝疾病例如糖尿病或高血壓的患者才有機會罹患心臟病,可是,原來大家所知不多的風濕病,同樣能誘發心臟病。有專科醫生稱,類風濕關節炎、硬皮症及系統性紅斑狼瘡等普遍風濕疾病能破壞心臟血管,形成不同類型的心臟疾病。這些風濕病亦較常發生於女性身上,提醒已患有風濕類疾病的患者,如其病情越嚴重,患有心臟病的機會便會越高。
自體免疫疾病亦是心臓病誘發因素
主要的心臓病類型包括冠心病、周邊動脈疾病、中風及主動脈疾病。心臟病多好發於慢性病患者身上。同時,酗酒、少運動、習慣高油高鹽飲食亦是誘因之一。除此之外,患有自體免疫疾病的患者亦處於高風險。自體免疫疾病是指人體的自體免疫系統把體內的正常細胞或組織誤認為外來異物,從而產生自體對抗的抗體,引起局部炎症反應,甚至誘導細胞、組織、器官發生病變和組織損傷。常見的自體免疫疾病包括銀屑病、系統性紅斑狼瘡、乾燥症、硬皮症及類風濕性關節炎。
女性更易患上自體免疫疾病
香港港安醫院—司徒拔道駐院心臟科顧問醫生盧家業引述研究數據指,高達80%確診自體免疫疾病的患者為女性,而自體免疫疾病會增加患上心臟病的風險,故女性心臓病風險亦相應增加。男女患有不同類型的自動免疫疾病比例亦相當驚人,以硬皮症及類風濕關節炎為例,女性及男性患者的比例約3:1,系統性紅斑狼瘡則為7:1,至於乾燥症的比例更高達9:1,即每10名患者中,有9個屬女性。
盧醫生解釋,造成此現象可能在於男女的染色體結構及荷爾蒙變化。有研究稱,女性較男性多出一條X染色體,而 X 染色體擁有更多與免疫有關的基因和免疫調節基因,幫助及誘導人體的免疫反應。當X染色體的基因數量越多,發生突變的可能性就越大,免疫反應便會受到影響,此舉或使女性較易患上自體免疫疾病。另外,女性懷孕時,會導致大量荷爾蒙和身體出現變化;荷爾蒙變化會在懷孕後至少持續一年,這種變化被視作為誘發自體免疫性疾病的一大原因。
自體免疫疾病破壞心臟血管
由自體免疫疾病所產生的慢性炎症可造成動脈粥樣硬化,動脈粥狀硬化是一種慢性症狀,患者的血管內壁會逐漸累積脂肪斑塊,導致血管內徑愈來愈狹窄。不僅如此,血管內壁的脂肪斑塊也可能剝落,吸引血小板過來附著於內皮損傷處,形成血栓,造成動脈完全堵塞,繼而形成心血管疾病。自體免疫疾病亦影響心臟結構,例如心內膜、心肌、心包炎及冠狀動脈等,形成包括心內膜炎、心肌炎、心律不正、急性冠狀動脈綜合症、缺血性心臟病(中風)等情況。
盧醫生指出,若患者本身患有銀屑病,其患上冠心病的機率可較常人高出91%,類風濕關節炎患者患上慢性心臟衰竭、冠心病則較常人增加2倍,而系統性紅斑狼瘡更會增加3-4倍患上心臟疾病風險。患有自體免疫疾病,因心臟衰竭而死亡的風險會較正常人增加14%。
57歲婦患心臟病、4度進行「通波仔」
現年57歲的女患者,患者早於1999年,年約33歲時,確診紅斑狼瘡及自體免疫甲狀腺病。確診後於風濕病科治療紅斑狼瘡,病情得到控制。惟同年她被診斷有冠心病,當時右心臟血管出現堵塞,需進行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即俗稱「通波仔」手術。由於她的家族成員並沒有任何心臟病史,患者自身亦沒有高血壓、糖尿病及高膽固醇等問題,體型正常,故其冠心病很有可能與紅斑狼瘡及甲狀腺毛病有關。
患者於年約40多歲時,左心臟兩條血管亦出現堵塞,再需接受「通波仔」手術。近期亦因心臟問題而需入院接受治療,其右心臟血管再度出現堵塞情況,需再次接受「通波仔」手術。截至目前為止,患者已進行四次「通波仔」手術。
接受身體檢查保障健康
盧醫生提醒,早期發現和預防對心臟健康極其重要。對於已患有風濕類疾病的患者,如其病情越嚴重,患有心臟病的機會便會越高。因此,上述患者可考慮接受詳細心臟檢查。現時,心臟檢查的方法眾多,包括心電圖、超聲心電圖、胸部 X 光、心臟壓力測試,心導管檢查、冠狀動脈造影。盧醫生提醒,患者可因應自己病情,與主診醫生溝通,共同制定合適的方案。除了接受身體檢查外,患者亦須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做到飲食均衡、勤做運動、戒煙等,以維持心臓健康。同時,患者亦要控制慢性病及自體免疫疾病,避免病情惡化,此舉或會使患者的心臟病風險提升或使心臟病更嚴重。
Text :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
Photos :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