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UrbanLife 健康新態度 app
【濕疹中醫】分4大證型:濕熱、脾虛、血虛、風寒 中藥、針灸及湯水還美麗皮膚

【濕疹中醫】分4大證型:濕熱、脾虛、血虛、風寒 中藥、針灸及湯水還美麗皮膚

醫療專欄 註冊中醫
By Michelle on 27 May 2022
Digital Editor

天氣時冷時熱,濕疹問題又找上門?又紅又痕的除了影響外觀,更甚影響生活、睡眠!今次請來註冊中醫師潘子剛講解濕疹4大證型、中醫治療方法,亦分享了一款除濕消腫的湯水食療。

中醫認為濕疹與臟腑狀態有關

潘醫師表示,中醫理論上,濕疹有分內在及外在因素,包括患者先天體質,例如父母遺傳的因子,如爸爸、媽媽都有濕疹基因,其子女濕疹機會也會高很多。

他又指,中醫亦認為濕疹與內臟臟腑狀態有關,特別是肺、脾、腎,當水濕處理狀態不夠理想,再經過一些外因如飲食、休息、情緒狀態不好,便會令濕疹更易發作及嚴重。而有些人在接種疫苗後,都會產生濕疹狀況。

哪些人較高危?

通常常見於工作較繁忙,尤其是輪班工作的人士,因他們的生活作息不是很規律,所以他們的內臟功能很容易受影響,特別是高壓力的工種如教書、醫療行業,他們精神壓力較大,高度緊張會令身體的「氣」失衡,特別在腸胃部如脾、胃、腎,這些區域氣血失衡就會產生「濕」狀態,從而會產生濕疹等皮膚問題。

濕疹4大證型及治療方案

1-濕熱蘊結

此類患者皮疹較鮮紅色、發作較劇烈,同時其滲液情況都會較嚴重。針對這類患者,通常會用清熱燥濕、消風止癢方法,一般常用藥物有龍膽草、苦參、 黃柏等中藥。

證型一:濕熱蘊結。

2-脾虛濕蘊

主要是因他們的脾胃功能較弱,身體濕氣較嚴重。此類患者皮疹的顏色不太紅,不如濕熱型那般鮮紅,患處顏色偏淡暗,都會出現滲水情況,但不如濕熱型那般痕癢。針對這類患者,通常會用健脾去濕的方法,例如會用白朮、薏米等中藥。

證型二:脾虛濕蘊。

3-血虛風燥

此類患者通常急性期發作演變成慢性期,皮疹顏色較暗或者肌膚甲錯(即皮膚出現一格格的情況),傷口很少滲水、以乾燥為主,而視乎其身體狀態有些人會很痕有些完全不痕。一般中醫稱此狀態為血虛,人血虛後會有虛火,故針對此類型會用滋陰潤燥、熄風止癢方法,通常會用當歸、生地、丹皮、紫草等藥物。

證型三:血虛風燥。

4-風寒

一般都會出現痕癢、滲水,通常這類患者會較怕冷,手腳會較冷、面色較青,同時精神狀態會較弱。通常不會用太多清熱的中藥,會用辛溫、發散風寒藥,如會用麻黃、桂枝等。

證型四:風寒。

常用針灸穴位

潘醫師提到,除了按照證型處方中藥,臨床上亦會使用針灸。常用穴位包括曲池、胃經穴位如足三里、脾胃穴位如三陰交,有健脾化濕、強壯正氣、止癢的作用。

外用藥

除此之外,亦可能會處方外用藥膏、藥水,外用可能會用到苦參、黃柏、馬齒莧等藥材。

除了按照證型處方中藥,臨床上亦會使用針灸。常用穴位包括曲池、胃經穴位如足三里、脾胃穴位如三陰交,有健脾化濕、強壯正氣、止癢的作用。

濕疹食療推介

五山健脾除濕湯
材料 五指毛桃30克
山藥20克
赤小豆30克
百合20克
茯苓20克
陳皮8克
生姜3片
做法 1-在鍋中加入8至10碗水
2-將所有材料放入鍋
3-大火煮沸後,轉中小火煲約2小時
功效 健脾益氣,除濕消腫。適合脾虛人士,平時腹脹易倦,大便易溏,濕疹發作期皮疹不紅伴滲液,及緩解期可用。

五山健脾除濕湯材料。

步驟一。

步驟二。

步驟三。

五山健脾除濕湯,有健脾益氣,除濕消腫之效。

Text :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
Photos :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
Source:德善堂註冊中醫師兼顧問醫師潘子剛

📍 Follow我們的IG urbanlife.hk

🔔 訂閱我們的 Youtube頻道 UrbanLifeHealth生活新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