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UrbanLife 健康新態度 app
【血癌警號】34歲韓星車炫承確診血癌 專科醫生詳解白血病成因、症狀與治療方法

【血癌警號】34歲韓星車炫承確診血癌 專科醫生詳解白血病成因、症狀與治療方法

醫療專欄 專科醫生
By Pinky on 09 Oct 2025
Digital Content Writer
A sad soul can be just as lethal as a germ.

近日,34歲的韓國藝人車炫承在社交平台,勇敢地公布自己確診血癌(白血病)的消息,並分享了剃光頭、接受治療的病床照,事件引起公眾對血癌這一疾病的高度關注 。血癌有多個不同種類,其症狀、分期及治療方式亦大相逕庭 。今次有血液及血液腫瘤科專科廖崇瑜醫生的專業資訊,為大家全面拆解「血癌」這一複雜的疾病。

34歲的韓國藝人車炫承在社交平台,勇敢地公布自己確診血癌(白血病)的消息,並分享了剃光頭、接受治療的病床照,事件引起公眾對血癌這一疾病的高度關注 。

什麼是血癌(白血病)?

血癌,醫學上稱為「白血病」(Leukaemia),是一種源於骨髓內造血幹細胞出現基因變化的癌症 。這種基因變化,會導致身體產生大量異常、且未成熟的白血球,這些細胞被稱為「芽細胞」(blasts)。這些芽細胞,不僅不具備正常的免疫功能,更會大量增生並擠佔骨髓的空間,從而抑制了正常紅血球、白血球及血小板的生產 。

血癌的分類,主要依據兩大主軸:一是按病情發展速度,分為急性與慢性;二是按癌細胞的起源,分為髓系與淋巴系 。臨床上,最常見的類型包括:

  • 急性髓性白血病 (AML)
  • 急性淋巴性白血病 (ALL)
  • 慢性髓性白血病 (CML)
  • 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CLL)

34歲的韓國藝人車炫承在社交平台,勇敢地公布自己確診血癌(白血病)的消息,並分享了剃光頭、接受治療的病床照,事件引起公眾對血癌這一疾病的高度關注 。

血癌的成因與常見症狀

血癌的確切成因,至今尚未完全明確,醫學界普遍認為,這是由多種因素交疊而成的結果 。已知的風險因素包括:年齡增長、隨機性的基因突變、遺傳傾向(如唐氏綜合症等遺傳病)、長期暴露於高劑量電離輻射或苯等化學品,以及過往曾接受化療或放療等 。但必須強調,具備風險因素,並不代表一定會患病 。

由於血癌會抑制正常的造血功能,因此其症狀,主要圍繞著血球數量不足的「三低」表現 :

  • 紅血球低:引致氣促、心悸、面色蒼白、容易疲倦 。
  • 血小板低:導致容易出現瘀傷、流鼻血、牙齦出血或月經量增多,嚴重者更可能引發腦出血或內出血 。
  • 功能性白血球低:身體抵抗力下降,出現反覆或不尋常的感染及發燒 。

此外,部分患者亦可能出現骨痛、關節痛、肝脾或淋巴結腫大、體重下降及夜間盜汗等症狀 。值得注意的是,血癌的早期症狀,未必十分明顯,有時容易被誤當作普通感冒或貧血而受到忽略 。

為何有時因「急病入院」才發現?常見是哪類急病?

  • 感染性休克/持續高燒:免疫功能失效;
  • 嚴重貧血引致心衰竭/缺氧;
  • 大出血:消化道、泌尿道或顱內出血;
  • 白血球極高(>100×10⁹/L)致白血球栓塞(leukostasis):呼吸困難、神經系統症狀;
  • 播散性血管內凝血(DIC):特別見於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APL);
  • 腫瘤溶解綜合症(TLS):尿酸、鉀、磷急升,腎功能急跌。

以上皆屬醫療急症,常在急症室抽血時才首次發現異常。

血癌的診斷與「分期」

血癌的確診,極度依賴一系列的專科檢查 。當中包括抽血進行「全血計數」及「外周血抹片」,以觀察有否出現芽細胞及血球異常 。而最關鍵的「金標準」診斷方法,則是「骨髓穿刺及活檢」。醫生亦會透過流式細胞術、細胞遺傳學及分子檢測等,找出特定的基因標記,以作精準的診斷與治療規劃 。

在分期方面,血癌並不採用傳統癌症的I至IV期作區分 。急性的AML及ALL,主要依靠分子標記及「微小殘存病灶」(MRD)的水平,來決定治療策略及評估復發風險 。而慢性的CML及CLL,則有各自獨特的臨床分期系統 。

血癌的現代治療方案

現今針對血癌的治療方案已非常多元化,主要包括化學治療、標靶治療、免疫治療及造血幹細胞移植等 。醫生會根據血癌的具體類型、患者的年齡、身體狀況及基因變異,來制定個人化的治療方案 。例如,慢性的CML,現時已可透過口服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KI)標靶藥,達致非常理想的控制效果 。而急性的AML及ALL,則需採用多種藥物組合的化療方案,並根據其基因風險及治療反應,去決定後續是否需要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以作根治。

不同種類是否用不同治療?

類型 典型首選 備註
慢性髓性白血病(CML) 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KI 深度緩解者可考慮「TFR(Treatment-Free Remission,停藥觀察期)」
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LL) BTK 抑制劑 / Venetoclax ± 抗 CD20 單抗 傳統化療漸少
急性髓性白血病(AML) 「7+3」± 標靶(FLT3/IDH 突變者) APL(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ATRA(All-Trans Retinoic Acid,全反式維甲酸)+ 砷劑
ALL(急性淋巴性白血病) 多藥化療 + CNS prophylaxis(中樞神經系統預防) ± TKI / 單抗 / CAR-T 完成後需維持治療

急性淋巴性白血 (ALL)/ 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治療

  • 誘導期:盡快達到完全緩解(CR, Complete Remission)。
  • 鞏固/強化:根據基因風險 + 微小殘存病灶(MRD, Minimal Residual Disease)決定是否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
  • 高危突變(如 FLT3-ITD、TP53):傾向早期加標靶或考慮移植。

慢性髓性白血病 (CML)治療

  • 慢性期:規律使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KI,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 嚴密追蹤 BCR-ABL 定量;
  • 加速/急變期:密集化療 + TKI,並評估移植。

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CLL)治療

  • 無症狀低負荷:觀察追蹤;
  • 症狀性/進展:口服標靶為主;若出現惡性轉化(Richter transformation,轉化為侵襲性淋巴瘤),需採用密集方案或新型療法。

Text :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
Photos :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

📍 Follow我們的IG urbanlife.hk

🔔 訂閱我們的 Youtube頻道 UrbanLifeHealth生活新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