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親節2025】見證自閉症女兒成長 「母女檔」拍住上打理二手書店
在繁忙都市之中,「孺尊 Dignity Mama」書店靜靜地矗立於油麻地「618上海街」,是一家由新加坡社會企業Project Dignity引入香港、專為有特殊教育需要(SEN)青年而設的二手書店。這家書店不僅提供就業機會,更是無數SEN家庭共同努力、見證成長與改變的地方。
Photo from 受訪者提供
母女同行、「媽媽是我最好的上司」
現年30多歲的Cindy是一位患有自閉症、智力發展遲緩的青年,自出生後便由母親Mabel全職照顧。Cindy的日常表現一向較「與眾不同」,一歲多便被診斷為自閉症,從小接受語言、物理與職業治療,並完成特殊學校的中學課程。
Photo from 受訪者提供
Cindy 曾先後在快餐店和售賣二手衫的店舖工作,但經驗並不愉快,「始終出面工作速度較快。快餐店試過讓她斟汽水,但她都跟不上,只可以做清潔,但卻給其他員工欺負。」Mabel 回應,「店內無洗衣機,她要用手洗毛巾。試過返早更,發現夜更員工將幾廿條污糟毛巾,留給她一個人洗,但她又不懂出聲。」其後,Cindy 轉職於二手衫店工作,但遇上疫情而停工,之後便留在家中一年多沒有工作。
母女同行、「媽媽是我最好的上司」
直到協康會的轉介,Cindy加入了「廚尊」餐廳,接受實際的職前訓練。由於她對清潔用品過敏,經常接觸清潔工作令她不適,Cindy轉而對旁邊的「孺尊」書店產生興趣,並成功應徵為青衣新開分店的「小經理」,與媽媽Mabel成為一對真正的「母女檔」。
由媽媽親自擔任「上司」,Cindy漸漸學會招呼客人、清潔書本、處理收銀,更發掘出潛藏的繪畫天賦。母親Mabel自豪地說:「原來她記性很好,能記得客人的名字。她畫的書籤竟然有人買,真的想像不到。」
Cindy 現時已在「孺尊」工作一年,期間更發掘到她一直被埋沒的繪畫天份。Mabel 說,「她一向有上繪畫興趣班,但原來她所畫的東西,會有客人去買,以往未曾想像過,令我十分驚喜。」Cindy 更在母親節前,親手繪畫了一張有媽媽最愛的玫瑰花和寫上「母親節快樂」的書籤作為禮物。
Photo from 受訪者提供
社企創辦人:我們幫助的是整個家庭
「孺尊」書店是市建局邀請新加坡Project Dignity引入香港的項目之一,目的是提供SEN青年及其家長一個能自力更生的平台。每間分店均聘請SEN青年與其媽媽一同工作,由母親協助監督與指導,確保子女在安全、理解的環境中學習與成長。目前全港已有20對「母女檔」在書店工作,分店遍布港九新界。
Photo from 受訪者提供
創辦人許承俊表示,「我們幫助的並不是一個人,而是整個家庭。」這句話在Mabel的故事中得到了完美體現。多年來,她為了照顧女兒辭去工作,投入全職家庭角色。「孺尊」讓她重新投入職場,與女兒共同成長。Cindy現在甚至會主動為自己煮午餐,生活變得更有條理與自信。
媽媽願望:希望她能多煮兩味餸,學懂照顧自己
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對於媽媽 Mabel 而言,女兒進步很大。在上班前,Cindy 有時候會煮水餃為自己準備午餐,比以往更獨立,亦逐步學會自理及自主生活,令媽媽和爸爸十分欣慰,減少了他們的擔憂。踏入母親節,Mabel最大的願望不是名貴禮物或豪華慶祝,而是希望女兒能更獨立,自理生活,「希望她能多煮兩味餸,學懂照顧自己。」這份看似簡單的心願,卻包含母親無盡的付出與愛。
Text :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
Photos :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