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UrbanLife 健康新態度 app
【飲食習慣】研究:腦區塊可控制食慾 有助治療厭食或暴食症病人

【飲食習慣】研究:腦區塊可控制食慾 有助治療厭食或暴食症病人

醫學專科 疾病資訊
By Irene on 04 Jul 2019
Digital Editor
幸福生活,來自健康的身體。

暴食症或厭食症病人深受飲食影響,一般人也可能因情緒波動而改變食量,但根據University of Arizona (2019)的研究發現,原來腦中有一個區塊影響我們的食慾。研究人員指出,腦中有一個「情緒中心」,名為杏仁體 (Amygdala), 影響我們的食慾。雖然研究是在老鼠身上得出結果,但科學家相信,這個研究發現在將來可能有助厭食症或痴肥人士。

eat

世界上大概有7千萬人有一個或多過的飲食失調問題,當中包括過量飲食、厭食和暴食症等,而女性佔的比例較高;即使是沒有被診斷出有飲食問題的人,也有可能有胃口問題或和食物之間存有不健康的關係。雖然痴肥可由基因及環境因素引致,但過量飲食也是導致痴肥的其中一個主因。

eat

腦中的其中一個名為下丘腦 (Hypothalamus)的區塊,負責分泌規管我們基本需要的荷爾蒙,例如飢餓感、飢渴感和睡眠需要。除了基本需要外,我們也會因不同情緒進食,所以研究人員主力研究控制情緒飲食的區塊,並研究有關區域可否調節我們的飲食習慣。某些病症、治療和情況下,可令人食得太少或厭食,於是科學家也研究了有厭食症的老鼠。結果發現有很多腦區塊之間互相溝通有關食慾的訊息,或是打破這些訊息,唯獨只有腦的情感中心,策劃或安排著所有的溝通。如果他們將抑制食慾的神經元 (Neurons) 關閉,厭食的動物就會感到飢餓。

eat

研究人員表示,將神經元關閉後,就可以阻止因發炎導致的抑制進食,因而令病人進食更多。研究中雖以厭食症作例子,但如果針對痴肥的人士,也可以將他們的神經元開啟,抑制食慾,控制食量。而科學家利用一種名為Chemogenetic silencing的技術,可以以非入侵式,利用類似的方式控制神經元,指示要開啟或關閉,進一步控制食慾或阻止過量飲食。

eat

雖然暫時只在老鼠身上發現這些結果,研究人員打算再研究人體中的食慾運作,並相信他們可有效推動或減低食慾,協助更多人回復健康。

Text : UrbanLife Editorial
Photos : UrbanLife Editorial

📍 Follow我們的IG urbanlife.hk

🔔 訂閱我們的 Youtube頻道 UrbanLifeHealth生活新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