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颱風樺加沙】Threads網民因打風搞到超頭痛 日本醫生揭「氣象病」作怪!推薦3招緩解
超強颱風樺加沙襲港,十號風球下,唔少網民在threads分享因打風關係,搞到頭痛頭暈作嘔!呢種現象其實有個正式的醫學名稱——「氣象病」。日本「天氣痛」權威,主修疼痛生理學的佐藤純博士指出,當天氣變化,身體會因應氣壓改變而出現耳鳴、頭痛、甚至暈眩等症狀,而這一切的元兇,竟是我們耳朵的內耳!
內耳是氣壓傳感器?引發自律神經失調
佐藤純博士解釋,內耳後方有一個掌管平衡的「三半規管」,它就像一個精密的傳感器,能夠感知外部的氣壓變化。當氣壓改變時,內耳會激活神經系統,讓掌管身體活動、壓力的交感神經變得異常活躍。如果你的自律神經系統原本就處於失衡狀態,就很容易引發「氣象病」。
氣象病的症狀因人而異,有些人會感到頭痛、肩頸痠痛;有些人則會像暈車一樣噁心、頭暈;還有人會心跳加快、情緒鬱悶。佐藤博士分析,在他的求診病患中,高達63%是女性,平均年齡為42歲。他認為,女性的自律神經較為脆弱,更容易受到氣壓和溫度的影響。
醫生推薦3招緩解「氣象病」
既然氣象病與內耳和自律神經有關,我們可以透過一些簡單的方法來緩解不適:
- 耳垂對摺按摩:耳朵血液循環不暢通,會讓內耳淋巴液停滯,加劇頭暈、頭痛等症狀。可以嘗試輕柔地將耳垂對摺按摩,每次動作相隔約5秒,長期下來能促進耳朵血液循環,改善不適。
- 起床後溫水浴:在起床後花10分鐘泡個溫水浴,能減少褪黑激素,增加血清素,喚醒身體活力。同時,晨光的刺激也有助於調節生理時鐘,長遠來看能穩定自律神經。
- 睡前伸展運動:定期的伸展運動可以軟化肌肉,讓身體不易受天氣影響。佐藤博士建議使用網球進行深層肌肉按摩,透過滾動網球,將壓力施加在後腦、頸部、肩胛骨等部位,以放鬆肌肉、緩解緊張。
Text :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
Photos :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