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中風】中大研究發現房顫病人中風後更換薄血藥 一年半內復發風險增超過6倍
為提升世界各地關注和付諸行動以減輕腦神經疾病負擔,世界神經病學聯合會將每年7月22日訂為「世界腦健康日」。今年的主題是「重視腦部健康,遠離殘疾威脅」,希望藉此鼓勵大眾關注 腦健康及疾病,擺脫因腦神經疾病而導致殘疾的風險。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腦神經科最近完成全球首個以人口為基礎的研究,評估不同抗凝血治療方案對預防心源性中風再次復發的臨床療效。結果顯示,心房顫動患者若在服用新型抗凝血藥(新薄血藥期間出現中風,及後隨意轉換其他替代抗凝血治療方案,特別是轉用傳統抗凝血藥「華法林」,會令中風復發風險增加。團隊建議心源性中風患者,除非有必要轉換治療,否則不應在首次中風後更換其他抗凝血藥類別。
心房顫動會形成血塊導致中風
心房顫動(又稱「房顫」)是一種心律不正疾病,病人因心跳不規則而影響正常的血液循環,部分血液或會積聚在心臟內形成血塊,而當血塊游走至腦部便有機會造成腦血管阻塞,引發心源性中風。房顫病人的中風風險較一般人高五倍。全港近三成缺血性中風個案是由房顫引起,其嚴重程度及死亡率是所有缺血性中風病因中最高。中大醫學院團隊估算全港約有12萬65歲或以上的人士患心房顫動。
非瓣膜性房顫患者若轉換抗凝血治療方案或增中風復發機率
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腦神經科助理教授葉耀明領導的研究團隊,運用醫院管理局的電子健康數據庫「臨床醫療數據分析及報告系統(CDARS)」,收集近4.6萬名非瓣膜性房顫患者於2015年至2020年期間在公立醫院利用新型抗凝血藥進行治療的數據,分析他們服用新型抗凝血藥後出現中風和及後再復發的疾病軌迹。結果顯示,2337名非瓣膜性房顫患者於服用新型抗凝血藥期間仍然出現缺血性中風,而他們有約25%人士在初次中風後更換抗凝血藥,當中13.4%在其後約一年內再度中風。轉藥的病人中,轉用傳統抗凝血藥「華法林」或另一類別的抗凝血藥,再中風的風險將分別增加96%和32%。
葉耀明表示,研究結果顯示,原本已服用新型抗凝血藥但仍中風的病人,不應隨便更換抗凝血藥,尤其盡量避免轉用「華法林」。他又指,心房顫動患者服用抗凝血藥仍然中風後應否換藥,屬於全球醫生共同面對的棘手挑戰,目前仍未有定案,此項研究相信有助醫生在臨床治療上制定方案。
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利國偉腦神經學教授及腦神經科主任梁慧康表示,房顫是長者中最常見的中風成因。人口持續老化,預計心源性中風的患者數目也會繼續上升,是次研究有助為心源性中風患者提供抗凝血治療方案。
預防中風須靠日常生活
研究團隊又提醒大眾,預防房顫和中風必須從日常生活做起。一旦出現房顫或中風的危險因素(如高齡、高血壓、糖尿病及心衰竭等),藥物只能減低中風機會,並非將機會降至零。團隊亦建議大眾調整生活習慣,包括保持均衡飲食、進行恆常帶氧運動、避免過量飲酒、避免吸煙及恰當處理壓力等,都能有效預防「三高」及心腦血管疾病。
Text :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
Photos :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