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腸道健康打氣】每逢考試出現肚痛、肚屙?可能跟腸道生態失衡有關
疫情下,近幾年的DSE考生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既要適應學習模式的改變,又要為人生第一個重大考試做準備。應屆DSE考生Natalie及Crystal,相對其他考生多一重考驗,皆因她們每逢考試會出現肚痛、肚屙,嚴重影響成績表現。4月開考日子臨近,她們如何解決腸胃問題?
每逢考試都肚痛、肚屙
Natalie因為疫情關係,上了3年網課,積壓了很多課本上的問題,本來已很擔憂,想起以往的考試經驗,更加不安:「考試前一星期左右會睡得不好,到考試時肚子開始不適,之後會出現肚痾,腸道問題令我的答題表現跟在家做練習時有一段距離。」
重考生Crystal 都有類似問題,每遇到壓力,易有肚痛及腸胃不適,試過晚間失眠,翌日沒精神應考,「上年考試壓力太大,考試前十多日曾在街上暈到,需要送院檢查。」
壓力引致腸道微生態失衡
為何緊張就有肚痛或便意?原來腸道是人類第二個大腦,腸道神經細胞跟大腦中樞神經有著密切聯繫,壓力過大會刺激神經細胞,引發腸道肌肉收縮,所以出現痛楚1。有些關於精神科的研究指出, 壓力大更會令腸道益菌數目減少,腸道微生態失衡,便易有肚痛及肚瀉。
青春雙歧桿菌有助抗焦慮
想改善緊張引致腸胃不適,除了學習適合自己的減壓方法,如做運動、靜觀之外,亦可服食一種既可平衡腸道微生態,又可紓緩壓力的益菌----青春雙歧桿菌。研究顯示2,青春雙歧桿菌有抗焦慮作用,能透過腸道與腦部的雙向調節,抑制壞菌,平衡腸胃菌群,減少因壓力及緊張情緒對腸胃造成刺激。
日常飲食影響腸道菌量
其實青春雙歧桿菌在大家出生時已於腸道存在,壓力之外,日常飲食例如Natalie及Crystal喜歡的零食,都會令菌量減少。Crystal表示,平日七成時間均外出食飯,「下午通常買一杯珍珠奶茶,邊飲邊溫書,心情愉快得多!」
零食飲品如珍珠奶茶、雪糕、朱古力、餅乾、蛋糕和加工食物(火腿、腸仔)以至煮餸時所用的調味料,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食物添加劑,如色素、防腐劑、塑化劑、乳化劑、甜味劑及代糖等,長期攝取這些化學成分會破壞腸道微生態,令益菌數目下降。
日常食物難以補充
有些益菌可以透過食物補充,可惜青春雙歧桿菌卻不能,因此需要靠營養補充品。Crystal媽媽Agnes在同學媽媽介紹下,嘗試給女兒服用G-NiiB「微生態免疫力配方」,「服用初期效果不太明顯,持續服用一段時間,肚痛及肚瀉等情況明顯改善。」Crystal說。
Natalie表示,服用G-NiiB「微生態免疫力配方」之後,1月份考mock不再肚痛,有足夠時間完成所有題目,現在信心提升了很多,「現在整個人放鬆了,不再擔心腸胃問題,能用更正面的心態去面對DSE,我 相信自己會有好成績!」
1 Stress, BGA and 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axis part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4083372/#R5
2 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nbeh.2019.00126/f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