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UrbanLife 健康新態度 app
【復健用品】港大舉辦全港首個機械腳接力賽 前包山王黎志偉:「想企返起身」望機械腳更普及

【復健用品】港大舉辦全港首個機械腳接力賽 前包山王黎志偉:「想企返起身」望機械腳更普及

健康資訊 醫療新聞 醫學專科 疾病資訊
By Michelle on 10 Oct 2021
Digital Editor

港大2018年初推「復康機械腳」先導計劃,協助脊癱中風等病人復健,至今累計達1千人次使用。今周六(16日)將舉辦全港首個機械腳接力賽,望更多人關注機械腳復健。參與者之一、前包山王黎志偉指,望機械腳能更普及,讓更多人受惠。

港大2018年初推「復康機械腳」先導計劃,協助脊癱及中風等病人復健,至今累計達1千人次使用。

本港每年約200個創傷性脊髓損傷新症

港大醫學院矯形及創傷外科學系名譽臨床助理教授高日藍醫生表示,本港每年約有200個創傷性脊髓損傷新症,非創傷性脊髓損傷患者遠比前者高,如癌症、小兒麻痺、免疫系統失調疾病等。

中風、大腦麻痺者可使用機械腳復健

他解釋,任何有行動不便的人士都可使用機械腳復健,如中風、大腦麻痺、外科手術致脊髓損傷等。不過,骨質疏鬆、過分肌張力等患者,則不太適宜使用。

他又指,自港大2018年初獲捐款購入「復康機械腳」推出先導計劃後,見到社區有不同地方亦提供相應的服務,如醫管局社區復康中心、一些非弁利組織等。就港大骨科部門而言,過去2年提供服務共1000人次。

機械腳復健益處多

就成效方面,港大醫學院矯形及創傷外科學系臨床副教授林楚賢醫生表示,機械腳復健能給患者提供不同益處,有初步研究發現,對患者神經康復、腸道活動、泌尿、肌肉張力等都有一定改善。

另外,林楚賢醫生又提到,比較傳統復健支架與機械腳復健,前者需求體力較大,患者運動量也會相應減少,但後者使用電腦軟件控制,可準確調整每一個關節的活動力度,除了助改善自主神經功能等,亦可提升患者的運動量。同時,因機械腳可令患者站立,肌肉及骨格都受到負重,故也有助改善一部分的手術併發症,如骨質疏鬆等。

機械腳有不同種類 有望讓患者購買回家使用

問及機械腳能否廣泛於社區使用,甚至可讓患者購買回家使用。港大醫學院矯形及創傷外科學系系主任、講座教授兼何馮月燕基金教授(脊柱外科)張文智教授就指,機械腳有不同的種類,「有些機械腳較複雜、配合電腦程式,適合用於訓練;有些價錢較便宜,功能少,但適合廣泛使用,將來能方便患者在家中使用。」

不過他又指,就現時在全世界應用的機械腳來說,都未必適合於本港環境,甚至能廣泛讓患者在家使用。港大會繼續作進一步研發,望將來可把機械腳應用於日常生活。

黎志偉:當做運動,好過一離開床,就要坐輪椅

輪椅攀登者、前包山王黎志偉是機械腳復健先導計劃的參與者之一,自受傷後已坐輪椅約10年,2016年用輪椅登上獅子山後便定下「想企返起身」的目標。

他憶述,初時用機械腳站立時,因為坐輪椅太久,已不知道如何站立、行走,需要像初生嬰兒般重新學習適應。直至多次練習後,現時穿上機械腳也能行走約半小時,需要使用時比較累,「但當做運動,好過一離開床,就要坐在輪椅上。」

他又指,希望將來可在日常生活上使用機械腳,「我可不可以穿著機械腳穿過馬路、逛街?我相信這個畫面終會實現。」又指希望機械腳能更普及,令更多人受惠。

為了讓公眾提高對復康機械腳及脊髓損傷患者的認識及關注,港大將於10月16日舉辦全港首個機械腳接力賽。4位脊髓損傷康復病人將會戴上機械腳於4個地點(港大百周年校園、醫院管理局社區復康中心、麥理浩復康院、港大何鴻燊體育中心)進行1小時的接力賽,過程將於港大矯形及創傷外科學系Facebook直播。

前包山王黎志偉指,希望機械腳能更普及,讓更多人受惠。Photo from 港大提供

Text :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
Photos :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

📍 Follow我們的IG urbanlife.hk

🔔 訂閱我們的 Youtube頻道 UrbanLifeHealth生活新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