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UrbanLife 健康新態度 app
【消化不良穴位】中醫10個「食積」辯證 按這3個穴位有助紓緩腸胃不適

【消化不良穴位】中醫10個「食積」辯證 按這3個穴位有助紓緩腸胃不適

醫學專科 中醫 腸胃肝臟科
By Jia Sheng on 24 Jun 2021
Digital Editor

消化不良是都市人很常見的健康問題,有統計指,平均每4人就有1人有消化不良的問題。從中醫角度,消化不良稱為「食積」,亦細分為多個辯證。當遇上消化不良,建議按摩內關穴、中脘穴、足三里穴,以助紓緩腸胃不適。

中醫稱消化不良為「食積」,簡單的說,當脾胃功能下降、食量過多、進食速度太快,食物就會積滯不消(來不及消化),亦會形成食積。


中醫怎麼看消化不良?

中醫稱消化不良為「食積」,簡單的說,當脾胃功能下降、食量過多、進食速度太快,食物就會積滯不消(來不及消化),亦會形成食積。另外,有的人也會因為吃了特定食物,而造成消化不良,包括像糯米製品(湯圓、年糕、米糕、飯糰、麻糬、粽子)、玉米、麵粉發酵製品、肉、甜食、油膩食物、寒涼食物等。

於正常消化系統中,食物可轉為「陽氣」,或作清陽;而較重濁的物則轉成「濁陰」。若發生消化不良,食物的積滯就會影響脾升胃降的功能,意思指清陽不升、濁陰不降。此外,外部和內部因素也可能引致消化不良,像是衛氣受病毒減弱、憂慮影響脾胃功能。

根據中醫辯證,麵積也算為消化不良的一種,亦指麵食過多。


10個消化不良中醫辯證

而除了典型的食積,中醫還將其細分為不同的辯證,如下列出。另請父母留意,由於小孩體質不足,發生小兒食積並不於少見,若存留在身體過久,將產生痰濕,並引起咳嗽、疳積等症狀。

麵積:麵食過多
冬粉積:食冬粉過多
肉積:食肉過多
果菜積:過食生冷果菜
乳食積:飲乳積滯、乳食俱傷積滯
蛋積:食蛋過多
水積:飲湯水過多
茶積:嗜茶成癖,或喜吃乾茶葉而成積
酒積:飲酒過多
甜食積:食含糖食品過多

要舒緩消化不良,胃穴位按摩是其中的方法之一,主要的穴道包括內關穴、中脘穴,以及足三里穴。


消化不良胃穴位按摩

穴位按摩也作穴道按摩,其在中醫治療佔很重要的位置,只要做得正確,是有助於改善消化不良症狀的。以下介紹3個常見消化不良的穴位,任何疑問請洽詢專業中醫師了解。

3個常見治療消化不良穴位
穴位名稱 內關穴 中脘穴 足三里穴
身體部位
穴位位置 手掌面關節橫紋往上約三指寬的中央凹陷處。 上腹部肚臍上4寸。 膝蓋骨下方三寸,脛骨前緣一指寬之處。
功效 和胃、寬胸、降逆、止嘔 和胃、寬中、消食 健胃和脾

Text :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
Photos :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
Source :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 Follow我們的IG urbanlife.hk

🔔 訂閱我們的 Youtube頻道 UrbanLifeHealth生活新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