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UrbanLife 健康新態度 app
【抑鬱、焦慮、驚恐分別】一圖了解3大情緒病症狀 一個人會同時患焦慮和抑鬱?

【抑鬱、焦慮、驚恐分別】一圖了解3大情緒病症狀 一個人會同時患焦慮和抑鬱?

醫學專科 精神及心理健康
By Jia Sheng on 27 May 2021
Digital Editor

在現今繁忙的社會,大家或會因工作、經濟、家庭、生活及人際關係等不同問題而承受著不同程度的壓力及困擾。而近年最常見的一定是焦慮驚恐抑鬱,那麼三者症狀、病理有何分別?

焦慮是一種說不清的、不舒服感受,這種情緒會讓人坐立難安、無法集中注意力、無法放鬆,感覺有什麼壞事要發生。


何謂焦慮?

歸納多數人對焦慮的經驗,它是一種說不清的、不舒服感受,這種情緒會讓人坐立難安、無法集中注意力、無法放鬆,感覺有什麼壞事要發生;也有不少人只有冒汗、心跳加速、發抖等生理症狀,卻感受不到情緒變化。

值得一提的是,焦慮擅長「偽裝」自己,所以人很難猜測一個人是否在焦慮,而是要藉由觀察焦慮所觸發的身心症狀表現,去辨識焦慮的存在。


何謂驚恐?

要了解驚恐,就得先明白何謂恐懼,因為兩者都是一樣的情緒表現,只是驚恐可能多了「驚」的元素而已。一般上,我們對「恐懼」這一詞的印象就是負面,也確實如此,但其實那只是它其中一個面向,亦為負面的情緒反應。

至於恐懼的另一面,則是身體面對威脅時自動產生的生化反應,心理學稱作「戰」或「逃」反應,因此我們可以說恐懼和驚恐是人類必備的生存機制。


何謂抑鬱?

簡單而言,抑鬱就是不正常的情緒低落,於健康的情緒低落中,人是不太會受其情緒影響的,且仍能維持基本生活日常;但針對陷在抑鬱的人,他可能會失去工作和生活能力,原有的人際關係也容易受損。

請留意,抑鬱並不一定是一種精神障礙,當悲傷的生活事件發生,或疾病症狀、藥物治療的副作用發作,都可能造成抑鬱,這是正常的反應。

抑鬱焦慮症指一個人同時患有焦慮和抑鬱的困擾,其屬都市人最普遍的情緒問題。


何謂抑鬱焦慮症?

抑鬱焦慮症(Depression associated with anxiety)也作混合焦慮抑鬱症,此病症指一個人同時患有焦慮和抑鬱的困擾,其屬都市人最普遍的情緒問題,在香港,約有7%的人深受影響,且女性為男性的2倍。

雖然焦慮和抑鬱是兩種不同類別的情緒,但它們經常會一起出現,而跟焦慮症和抑鬱症一樣,它會帶給工作及日常生活負面的影響,若置之不理亦可演變成抑鬱症,或其他精神健康問題。


焦慮、驚恐、抑鬱之分別

焦慮、驚恐、抑鬱總是不懂分別?以下整理這3種情緒類型表,溫馨提醒,心理疾病可影響任何年齡族群,請不要覺得不好意思跟家人開口,若自覺症狀嚴重至干擾了生活作息,建議儘早諮詢專業醫師和心理輔導員。

焦慮、驚恐、抑鬱之分別
情緒類型 焦慮 驚恐 抑鬱
心理疾病家族 焦慮症 抑鬱症
主要症狀 多次突然感到害怕或不安,在約10分鐘內呈現嚴重症狀(最少有4項如下症狀)。 感覺面對恐懼、威脅。 感到情緒低落、對大部份事情失去興趣或動力。
身體症狀 心跳加速、出汗、頭暈、呼吸困難、胸口不適、作悶嘔心、發冷發熱、麻木刺痛感覺、覺得喉嚨哽塞等。 心跳急速、胸口不適、呼吸困難(甚至感覺窒息)、腹部絞痛及肚瀉、手震、頭暈眼花、尿頻、頭部、肩膀痛或頸痛、四肢痲痺等。 食慾和體重明顯改變、失眠、貪睡、疲倦、動作遲緩、日常活動明顯減少等。
情緒症狀 害怕失控或黐線、害怕死亡、覺得周圍事物不真實、覺得魂不附體等。 易發脾氣、集中力減弱、過度擔憂、失眠、坐立不安、無法放鬆、害怕失控,發狂、擔心患重病或死亡等。 坐立不安、憂慮、精神難以集中、記性差、思想悲觀、覺得自己沒有用、有自殺傾向等。

焦慮症病患會持續擔心或恐懼;抑鬱症病患則是不再擔心會發生甚麼壞事,因為他們確信所有不幸的事都會降臨在自己身上。


抑鬱症與焦慮症之分別

論焦慮症和抑鬱症這兩類心理疾病,大多數人的理解都是模糊的,因為即使是在醫療界中,醫師也很難給出一個具體的原因,且病情會因人而異。於臨床病例,許多焦慮症病患同時會受抑鬱症折磨,而約有一半的抑鬱症病患亦同時患有焦慮症。

如下剖析抑鬱症與焦慮症的分別,若要簡短扼要地說出兩者差異,可以將焦慮症理解作會持續擔心或恐懼的病症;抑鬱症則是不再擔心會發生甚麼壞事,因為他們確信所有不幸的事都會降臨在自己身上。

抑鬱症VS焦慮症之分別
心理疾病類型 焦慮症 抑鬱症
錯誤的思考迴路 常常擔心發生危險 陷在「失去」的思維模式
身體症狀 心跳加快 V
肌肉繃緊 V
疲勞 V V
失眠 V V
情緒症狀 不切實際地擔憂 V
內疚感 V
難以專注 V V
對曾經喜歡的活動缺乏興趣 V
感覺空虛、悲觀 V
自覺毫無價值 V
有自我傷害、死亡的想法 V

其實對很多人來說,或許心情長期處於低落狀態、對生活失去興趣,且人生尋不見滿足和快樂,但又未到抑鬱症的地步,現在就是對內心坦承的時候了,相信只要做些小改變,多培養正面情緒,生活會更加自由精采!

Text :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
Photos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
Source:基督教聯合那打素社康服務

📍 Follow我們的IG urbanlife.hk

🔔 訂閱我們的 Youtube頻道 UrbanLifeHealth生活新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