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UrbanLife 健康新態度 app
【肝纖維化治療】肝纖維化可致肝癌 港大發現新致病因子助研新治療靶點

【肝纖維化治療】肝纖維化可致肝癌 港大發現新致病因子助研新治療靶點

健康資訊 醫療新聞 運動與健身 腸胃肝臟科
By Amber on 13 Apr 2021
Reporter

港大醫學院發現一種調節肝纖維化的新因子,藉此進一步了解肝纖維化形成的新機制,有助日後為患有肝臟纖維化的病人研發有效的藥物治療。

港大醫學院發現一種新的促肝纖維化介質及其病理機制,為肝纖維化治療提供新治療靶點。Photo from 港大醫學院

肝纖維化

肝纖維化是慢性肝病的晚期症狀,可發展為肝硬化,甚或導致肝癌。港大醫學院表示,儘管人類和動物研究均顯示肝纖維化是有機會逆轉的,惟目前尚無獲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批准使用的藥物,可用於治療此疾病,這表明醫學界對於形成肝纖維化的潛在機制仍然知之甚少。

肝纖維化的發展導致肝臟微環境發生劇烈變化,進而加速肝病惡化。肝血竇內皮細胞(LSEC)毛細血管化和肝臟星狀細胞(HSC)的激活是誘發該疾病與其發展的關鍵。 LSEC在長期受損或刺激下會發生毛細血管化,並減低原本LSEC對HSC激活的抑制作用。活化的HSC可分泌並促進細胞外基質的積累,而作為纖維化發展中的重要因子──轉化生長因子(TGFβ1)則會進一步促進這一過程。雖然多種肝臟細胞在肝纖維化發展中的致病作用已被闡明,但細胞之間的相互作用仍尚未清楚。

研究發現

是次研究聚焦在脂肪細胞型脂肪酸結合蛋白(A-FABP)中,A-FABP是脂肪因子的一種,主要在長鏈脂肪酸的攝取、轉運及代謝中發揮重要作用。A-FABP在脂肪細胞中大量表達,同時亦會在內皮細胞、巨噬細胞和樹突狀細胞中表達。在肝臟疾病中,A-FABP與脂肪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均有密切關係。臨床研究亦顯示,A-FABP與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的肝纖維化過程有關,但其確切作用及潛在病理機制尚未曾被研究。

研究團隊首次證實了A-FABP可以透過調節肝臟細胞間的相互作用,而成為誘發肝纖維化及其惡化的關鍵調節因子。團隊利用剔除A-FABP基因的小鼠及野生型同胞小鼠進行研究。研究人員對這些小鼠進行膽管結紮(BDL)手術,以模擬人類因膽汁淤積而出現的肝纖維化。在另一項實驗中,同樣接受BDL手術的野生型小鼠,則獲施以A-FABP選擇性抑制劑以作治療。研究結果顯示,接受BDL手術的野生型小鼠,其肝臟內的A-FABP顯著增加,而肝血竇內皮細胞(LSEC)則是BDL誘導A-FABP表達的主要細胞來源。

A-FABP基因缺失和相關抑制劑均能透過抑制LSEC毛細血管化的情況、降低HSC的活性,繼而減少細胞外基質的積累,同時抑制TGFβ1的表達,以改善BDL引致的肝纖維化情況。基於上述發現,A-FABP被界定為治療肝纖維化的新靶點。

Text :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
Photos :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港大醫學院
Source:港大醫學院

📍 Follow我們的IG urbanlife.hk

🔔 訂閱我們的 Youtube頻道 UrbanLifeHealth生活新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