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UrbanLife 健康新態度 app
【骨折】長者跌倒或致髖關節骨折,死亡率可達2成 預防老年人髖關節骨折7大事項

【骨折】長者跌倒或致髖關節骨折,死亡率可達2成 預防老年人髖關節骨折7大事項

醫學專科 骨科及運動醫學
By Giann on 03 Jan 2020
Deputy Managing Editor

本港人口高齡化,長者關節退化骨折等問題惡化。根據醫院管理局數字,全關節置換手術輪候時間再創新高,7個醫院聯網中最長龍的新界西需等125個月、即逾10年,較2014年6月的統計多16個月。而長者近年因「脆性骨折」入院個案亦由2010年1.4萬增至1.6萬宗。其中髖關節骨折一般發生在65歲以上,它是一種嚴重的創傷,對病人的健康往往造成一定的損害,是老年人最主要的創傷之一。

髖關節骨折一般發生在65歲以上。

髖關節是一個球窩狀關節,可以讓腿部屈曲及於骨盆旋轉。髖關節骨折一般是指大腿骨上端骨折。髖臼骨折並不屬於髖關節骨折,因為兩者的處理方法不同。年紀越大,出現髖關節骨折的機會越大,因為老年人較易跌倒,骨骼密度亦較低,亦即較易患上骨質疏鬆症。不光是嚴重的跌倒或受傷,就算是一個簡單的日常動作,骨質疏鬆症病人也有可能出現骨折。至於年紀較輕的病人骨骼較硬,髖關節骨折的原因往往是由衝擊性大的受傷造成,例如車禍。另外,髖關節骨折也可能由於腫瘤或其他骨骼疾病,例如病理性骨折,令骨骼脆弱而致。

患有骨質疏鬆症的老年人出現髖關節骨折的機會。

髖關節骨折可以令你的生活質素出現很大變化。傷者會感覺患部劇痛無法動彈、不良於行、無法負重等症狀。因疼痛無法行動、長期臥床,容易發生嚴重併發症致死,包括肺炎和褥瘡,又或是腿部出現血塊,血塊游走至肺部而引致梗塞,這些都與髖關節骨折後不能活動有關。病人如果曾患過髖關節骨折,另一邊髖關節發生骨折的機會亦會較大。

患有骨質疏鬆症的老年人出現髖關節骨折的機會,較沒有骨質疏鬆症的人為高。髖關節骨折很多時是由於跌倒,或髖關節旁邊受到直接撞擊而致。其他引致老年人跌倒的原因還包括:急性中風、高血壓、視力欠佳、藥物副作用及環境因素。

本港人口高齡化,長者關節退化、骨折等問題惡化。

若醫生確診病人發生髖關節骨折,會全面評估他的健康。有些病人身體太差,不宜接受麻醉和手術,在這些情況下,便需在病人的整體舒適及痛楚程度,與麻醉及手術風險之間取一個平衡。
大部分外科醫生贊成盡快替病人進行手術,不過確保病人的安全及盡量改善手術前的整體健康亦很重要,因此醫生會花一些時間替病人進行心臟及其他診斷檢查。

一、非手術治療
適用於身體太虛弱而無法接受任何形式的麻醉、及於受傷前已無法走路的病人。

二、手術治療
究竟採用哪種手術,取決於骨折的類型及移位程度。手術主要有兩類,包括關節置換術(半人工關節置換術)或內固定術。手術前醫護人員會替病人進行血液、胸X光及心電圖檢驗。所有病人需接受預防用的抗生素,至於麻醉方法可以是全身麻醉、脊髓麻醉、硬膜外腔麻醉或合併使用。

髖關節骨折傷者會感覺患部劇痛無法動彈、不良於行、無法負重等症狀。

髖關節骨折病人出現併發症的情況很普遍,替病人進行手術,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要預防這些併發症。如果能令病人盡早坐起來及離開病牀,出現併發症的風險便可以大幅減少。

一、常見併發症
– 因臥牀而引致褥瘡
– 靜脈栓塞、肺栓塞
– 傷口感染
– 傷口流血或血腫
– 傷口痊合困難
– 手術前已患的疾病惡化,例如高血壓、中風或糖尿

二、手術引致的併發症
– 麻醉風險
– 骨折、血管、神經的損傷 (如肢體癱瘓、痳痺)
– 肢體長度不對稱
– 事後的跛行及使用拐杖
– 術後傷口發炎
– 靜脈血管栓塞

髖關節是一個球窩狀關節,可以讓腿部屈曲及於骨盆旋轉。

要預防老年人髖關節骨折,請注意以下7大事項。
– 預防及治療骨質疏鬆症
– 保持視力及聽力正常
– 如患有高血壓,應保持血壓穩定,防止暈眩
– 腿部受傷、膝蓋痛或須支持身體平衡時,應使用適當的步行輔助工具;雨傘及傢俱並不可靠
– 經常進行練習肢體的活動或平衡訓練
– 小心及減少家居陷阱,例如水漬、雜物或小地毯;前往洗手間的通道應避免放置雜物,並有充足的照明,尤其是晚上
– 高危人士可考慮穿上髖關節保護器

Text: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
Photos: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
Source:醫院管理局

📍 Follow我們的IG urbanlife.hk

🔔 訂閱我們的 Youtube頻道 UrbanLifeHealth生活新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