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UrbanLife 健康新態度 app
【準媽媽須知】約有2成媽媽產後抑鬱 家人了解和支持是痊癒良藥

【準媽媽須知】約有2成媽媽產後抑鬱 家人了解和支持是痊癒良藥

醫學專科 乳腺及婦產科
By Irene on 16 Sep 2019
Digital Editor

作為準媽媽,對於孕育新的生命,除了興奮和開心外,在嬰兒出生後也可能多了一份擔心。只要新生兒一哭泣,就可能會產生焦慮的情況,又或者擔心自己照顧不足等問題,有機會出現情緒低落,甚至出現產後抑鬱。

preg_depression

根據《衞生署》「產前產後的情緒健康」一文,大約4成至8成的產後婦女,會出現產後情緒低落。一般都會出現情緒不穩定、易哭、失眠和煩躁不安,通常在產後3至5天出現,為期短暫,而病徵相對輕微,往往在數天內會自行緩解。不過大約有13%至19%的產後婦女,會出現與其他時期出現的抑鬱症相同的病徵,一般在產後6星期內出現,也可於產後1年內發生。不過只要及早發現,接受治療,並得到家人的體諒和支持,大多數婦女都可以康復。

preg_depression

產後抑鬱的主要病徵包括:

- 大部分時間情緒持續低落,例如感到沮喪、憂愁,無故的哭泣或欲哭無淚
- 對以往有興趣的事物失去興趣 (甚至對孩子也失去興趣)
- 食慾不振
- 失眠或早醒
- 經常感到疲倦及缺乏活力
- 難以集中精神及作出決定
- 自責內疚,感到一無是處和絕望
- 過分焦慮、煩躁不安

preg_depression

假如以上的情況或徵狀持續多於2星期,明顯影響婦女的生活,就應盡快尋求協助。

雖然產後抑鬱的成因還不太清楚,不過研究顯示臨床因素、心理社交因素、和懷孕、生產及嬰兒相關因素,3個因素都可能會增加婦女患上產後抑鬱的風險:

臨床因素:

- 過去曾患上精神病,包括抑鬱症、焦慮症
- 產前出現焦慮或抑鬱症狀

心理社交因素:

- 性格較容易焦慮
- 欠缺社交支援
- 夫妻關係欠佳
- 婆媳關係欠佳
- 家庭暴力
- 經濟困難
- 生活壓力

preg_depression

和懷孕、生產及嬰兒相關因素:

- 分娩前後出現併發症
- 緊急剖腹分娩
- 曾經流產、難以懷孕
- 意外懷孕或對懷孕感到矛盾
- 嬰兒患有嚴重先天性疾病或早產

preg_depression

而準媽媽可以利用以下方式預防產前或產後抑鬱

- 在懷孕前作充分的準備,規劃好有關家庭和財務的安排。
- 對為人父母抱切合實際的期望,有助適應產後的生活。
- 學習更多有關懷孕、分娩和照顧嬰兒的知識。
- 與其他父母分享經驗,建立支援網絡。
- 與伴侶及其他家庭成員建立良好的溝通,促進了解,互相支持。
- 確保有充足的休息,例如可以托人在產後幫忙料理家務和照顧嬰兒等。
- 花一些時間進行休閒活動,例如散步或聯絡朋友。
- 保持健康飲食。不吸煙及避免飲用含酒精的飲品。

preg_depression

假如你有任何問題,請尋求協助,可以約見家庭醫生或產科醫生,先作初步診斷和跟進,如果有需要,轉介專科跟進。另外也可直接安排私人精神科醫生,或臨床心理學家作專業評估和治療。如果媽媽在產後有情緒問題,可致電所屬區域的母嬰健康院,約見護士初步評估情緒狀況及轉介合適的服務。

Text : UrbanLife Editorial
Photos : UrbanLife Editorial
Source : Department of Health

📍 Follow我們的IG urbanlife.hk

🔔 訂閱我們的 Youtube頻道 UrbanLifeHealth生活新態度